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76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27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96篇
社会学   7篇
统计学   6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论文中对人民币汇率收益率序列分别建立了GARCH(1,1)模型和GM(1,1)模型.首先利用GARCH(1,1)模型刻画了收益率序列的波动性,接着通过预测模型GM(1,1)对收益率序列水平值进行预测.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收益率序列之间存在明显的波动性和长期的自相关性,预测模型GM(1,1)能够很好的拟合人民币汇率收益率序列,是一个可用的较好的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22.
在SFI-ASM模型的基础上,按照学习速度和风险偏好程度构建了异质agent股票市场模型,引入了随机交易者以及随机交易者信心变量等.交易者的异质化使得股票市场脱离了原先的预期均衡市场的理性状态,市场的波动性变大,收益率的分布也更趋向现实市场.在上述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期权交易市场,试验结果表明,期权交易会为股票市场带来更大的波动,不同的期权交易策略和不同类型的投资者对股票市场的影响也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23.
消费内容从以物质消费品为主向以物质消费品与精神消费品并重的转变,物质消费品的增长速度变缓,精神消费品的资本化定价是虚拟经济强波动性和"虚实背离"的根源之一.虚拟经济的强波动性和"虚实背离"具有客观必然性.物质消费品生产力水平的大幅提高使得人们对物质消费品的关注降低,物质消费品的消费增长趋于缓和;精神消费品的不断增加及其在定价、生产和消费方面明显不同于物质消费品的特征导致了虚拟经济的强波动性和"虚实背离".这些变化要求我们重新审视经济学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和前沿问题如对劳动和价值的认识,虚拟经济的适度性等;同时也对我国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24.
笔者利用2004至2012年沪深300指数样本数据,运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GLMM),实证分析了我国股票交易市场法规变迁对我国股市波动性的影响.计量模型结果显示,股票交易市场法规的变迁对股票市场波动性指标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但我国股票交易市场法规变迁对我国股市过度波动性的抑制作用存在反复性,以此为依据,从完善我国股票交易市场法规的角度提出了平抑我国股市过度波动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5.
本文以1996年12月16日到2001年12月26日共1200个上证综合指数的日数据为样本,描述上海股票市场波动性的期限结构。此外,我们对随机漫步理论下的期望波动率与实际波动率进行了比较与分析。研究发现在样本期间内,上海股市的波动性不能拒绝随机漫步的假设,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上海股票市场是弱式有效的。在所有的投资期限中,100天的投资期限可能是目前上海股票市场投资者的平均投资期限,而且长期投资要比短期投资的风险小。  相似文献   
26.
虚拟经济的理论框架及其命题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整个经济是一套价值系统 ,由资产价格体系和物价体系两部分组成。虚拟经济揭示的是资产价格体系的运行规律 ,是以资本化定价方式为行为基础的一套特定的价值关系 ,其运行特征相对于实体经济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 ,是以观念支撑的定价方式 ,而非成本和技术支撑的定价方式。虚拟经济的行为基础、虚拟经济的运行特征、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虚拟经济的国际化发展和虚拟经济的相关宏观调控构成了虚拟经济的理论框架。由虚拟经济引发的传统经济学理论创新的有关新命题 ,还有待于我们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7.
进入2008年以来,我们能从证券、房地产等市场发现中国经济有某种程度的过热,同时在消费资料市场表现最突出的就是居民日常消费品价格运行在高位,因此很多人担心:持续不断的高物价会引起居民实际消费的大幅下降.本文将阐明:从波动性的角度来看居民实际消费和GDP有很强的关系;只要我们保证经济的平稳发展,不论物价高低,居民实际消费都不会发生大幅波动.  相似文献   
28.
文章利用GAKCH、TGAKCH和EGARCH模型对我国实际GDP的波动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正态分布假设下的GARCH模型拟合效果最好,更能准确的描述我国经济的波动性,这表明我国经济波动率是变化的,实际GDP的增长率是对称的.  相似文献   
29.
文章分析了三种常用波动性衡量方法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多重指标波动性模型的具体形式。多重指标波动性联合估计模型是在倍乘误差模型基础上,综合考虑日间、日内波动以及已实现波动建立的一种联合预测模型。通过应用上证综指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衡量波动性的不同方法间存在相互作用,多重指标波动性模型可以显著提高波动性的估计和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30.
文章主要利用经典对数周期图法、修正对数周期图法以及小波分析的方法对我国股票市场中指数及个股的日收益及波动序列的长记忆特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0.01的置信水平下,指数与个股的日收益序列均无长记忆,但指数收益序列的记忆长度比个股收益序列的记忆长度长(上海汽车除外),以日绝对收益序列和绝对收益偏离序列为代表的波动序列则具有较强的长记忆性(雅戈尔除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