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16篇
  免费   661篇
  国内免费   212篇
管理学   4225篇
劳动科学   239篇
民族学   239篇
人才学   540篇
人口学   183篇
丛书文集   4365篇
理论方法论   948篇
综合类   11171篇
社会学   1986篇
统计学   593篇
  2024年   97篇
  2023年   364篇
  2022年   305篇
  2021年   577篇
  2020年   476篇
  2019年   464篇
  2018年   277篇
  2017年   428篇
  2016年   558篇
  2015年   895篇
  2014年   1710篇
  2013年   1345篇
  2012年   1696篇
  2011年   1735篇
  2010年   1642篇
  2009年   1742篇
  2008年   2068篇
  2007年   1548篇
  2006年   1184篇
  2005年   1189篇
  2004年   1010篇
  2003年   826篇
  2002年   696篇
  2001年   572篇
  2000年   383篇
  1999年   231篇
  1998年   125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如何理解《合同法》第 5 1条 ,是合同法颁行后民法学界讨论最多的问题之一。学者之间的不同见解乃因所持解释前设不同 ,即对无权处分制度是通过债权行为 ,还是通过物权行为进行规制有不同立场。通过利益调和功能的比较 ,以及债权行为无效导致法律体系解释困境的说明 ,可以认为无论债权行为规制形式的具体方案如何设计都难以达成妥当结果。债权行为不因欠缺处分权而确定有效不会过度保护买受人 ,能够达成最佳制度效果。因而 ,物权行为规制形式具有合理性。鉴于我国现行法并不认可处分行为独立性 ,所以不宜认为无权处分行为包括债权行为的履行行为。在我国现行法背景下《合同法》第 5 1条仅调整无需履行而直接发生权利变动效果的合同关系 ,具体类型主要为一般动产抵押合同与质押合同 ,适用机会极其有限。  相似文献   
42.
大学生能否尽快树立大学意识,大学意识强不强,直接关系到大学生能否尽快成才。本文主要就大学意识对大学生,特别是对大学新生的影响,以及如何帮助大学生们尽快树立大学意识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3.
体育教师在体育教育教学中扮演着体育科学知识传授者的角色 ,同时也扮演着道德行为规范等的示范者和调节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44.
诉讼外救济虽不是行政救济的主要途径,但它却是不可缺少的行政救济途径,是诉讼救济的必要补充和辅助,有着诉讼救济所不能或难以涉足的功能。因此对于诉讼外救济途径应给予更多的重视。文章通过英法两个代表性国家的行政诉讼外救济手段之比较,进一步研究我国诉讼外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45.
我国土地市场中政府行为的经济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云 《学术界》2005,(5):165-170
我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十多年来,政府与土地市场的关系已发生了很大变化。然而,目前土地市场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都与政府行为失范有很大关系。因此,规范土地市场,首先要规范政府行为。只有进一步规范政府行政行为,为土地产权交易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才能促进土地资产保值增值,确保土地市场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6.
本文从城镇化进程中政府职能定位入手,通过分析福建城镇化的实际,针对政府行为偏差,提出了规范政府行为的基本取向,以推进福建省城镇化目标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47.
以沈阳市农户统计数据为基础,根据影响农户储蓄行为的因素,建立了沈阳市农户储蓄行为的计量模型;并对现今农村金融体制与社会制度变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8.
从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二者的关系及权力机关的职能诸方面看 ,权力机关撤销具体行政行为十分必要 ,撤销具体行政行为的原则方法必须适当  相似文献   
49.
按现有立法,不动产物权变动的公示方式均是登记。但立法上却有不登记的例外,实践中也有这种需要。如果法律上能够明确,在一定条件下,不动产的物权变动可以以登记外的公示方式存在,它对于保障交易安全、提高交易效率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为了减少负面效应——实施这种公示方式可能出现的问题,如二重买卖、重复抵押等,可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50.
张亚平 《南都学坛》2002,22(5):106-108
传统刑法理论认为,犯罪对象也即行为对象,是指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具体的人或物。而从价值哲学的角度分析,犯罪对象和行为对象应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即:犯罪对象是指受犯罪行为侵犯而为犯罪构成所必备的能表现犯罪客体的事物,而行为对象则指犯罪行为直接作用或指向的说明行为完整性的自然存在的人或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