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91篇
  免费   211篇
  国内免费   51篇
管理学   558篇
劳动科学   34篇
民族学   123篇
人才学   89篇
人口学   20篇
丛书文集   2824篇
理论方法论   497篇
综合类   3850篇
社会学   371篇
统计学   87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175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125篇
  2020年   169篇
  2019年   176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141篇
  2016年   180篇
  2015年   273篇
  2014年   528篇
  2013年   405篇
  2012年   497篇
  2011年   551篇
  2010年   529篇
  2009年   538篇
  2008年   609篇
  2007年   494篇
  2006年   486篇
  2005年   499篇
  2004年   395篇
  2003年   379篇
  2002年   414篇
  2001年   329篇
  2000年   203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82.
新时期,财务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社会保障财务工作也不例外。因此,财务部门应采取有效对策应对挑战。  相似文献   
83.
西方现代性源起的中国灵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形象曾经作为西方现代文化乌托邦精神的象征,参与构筑西方现代性经验.中国形象进入西方现代文化,先后出现了"大汗的大陆"、"大中华帝国"、"孔夫子的中国"三种形象类型,经历了器物、制度、思想三个阶段.马可·波罗时代强调的是物质上富强的中国形象,门多萨时代强调的是制度上完善的中国形象,伏尔泰时代强调的则是一个思想上具有深刻启蒙意义的中国形象.在西方现代性经验中纵深研究中国形象,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现代性是一个跨文化空间生成的概念,正如中国现代性离不开西方的启蒙,西方现代性中也有中国灵感.  相似文献   
84.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博大精深,绵延流长,是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支柱。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它面临着绿繁荣芜杂的网络文化的挑战:首先,在网络文化传播上,西方凭借其信息高科技优势大肆推行其文化殖民主义意识形态,构成对第三世界国家民族文化的威胁。其次,网络伦理道德的失范。第三,面对网民低龄化的特征和趋势,加强对正处于初级社会化最后阶段的青年网民的中国文化传统教育势在必行。第四,网络技术和文化发生在中国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必然打上“转型期烙印”。面对网络时代的挑战,欲光大中国传统文化,就应在网络文化中的根植是可能的。其理论的可能性来源于中国文化的内在文化。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在网络文化所提供的技术支持及网络的传播特性。要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就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网民的文化传统教育;基本精神在网络中根植的形式;建立网络伦理规范;加强与其他国家民族文化的平等交流,坚持交流中的“拿来主义”;建设并维护本土化的网络文化。  相似文献   
85.
加入WTO为我国民族工作带来新的历史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入世后的民族工作,抓住入世机遇,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以立法形式保护民族地区权益,努力培养适应WTO需要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正确处理入世后涉及民族方面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维护民族团结。  相似文献   
86.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我国加入 WTO,给高等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 ,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提出了新的问题。因此 ,加强师德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文章论述了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并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有关师德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87.
90年代正处于世界政治经济局势急剧动荡、重大转折之际,由此而形成的国际大环境、亚太地区亚环境,向中国和广东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又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广东要加快发展和再次先走一步,不能不分析研究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利弊因素,并据以制定和实施未来发展战略目标和改革开放措施,采取相应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88.
在现代性语境下,美学的伦理话语主要表现为个体主义、普遍主义以及两者的复杂关系。个体主义的伦理话语作为世俗社会关系的观念表达,追求个体的感性自由,注重主体的物欲享受,为世俗生活形而下的性质提供了意识形态意义的辩护。同时,个体主义伦理话语也导致了人性异化的现实。普遍主义伦理话语是一种精神层面的现代性诉求,它出于对公共理性的维护,体现了人性形而上的意义追求。中国美学现代性的伦理话语是个体主义与普遍主义的统一形态。  相似文献   
89.
假日游览文化与高校图书馆的对外开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假日游览文化的蓬勃发展,假日期间校外人员观摩和利用高校图书馆的要求日益增强,迫使高校图书馆的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然而,只要应对得当,高校图书馆可以也应该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开拓新的服务领域,在假日期间恰当、有序、合理、适时地向社会开放,则不但能在贯彻"科教兴国"的方针过程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而且必将为高校图书馆自身的发展提供崭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90.
论十七年文学的反现代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的成立给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完满的历史契机。然而就在社会历史进程大踏步迈 向现代化时,文学却逆向发展,出现了明显的反现代性倾向,它具体表现在理想化的主导基调、二元对立的思维 模式及单一直线的艺术思路、颂歌兴起及大团圆结局回归等,它使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文学自身发展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