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374篇
  免费   1043篇
  国内免费   296篇
管理学   9198篇
劳动科学   326篇
民族学   1514篇
人才学   2269篇
人口学   178篇
丛书文集   11690篇
理论方法论   2583篇
综合类   28511篇
社会学   6679篇
统计学   2765篇
  2024年   138篇
  2023年   630篇
  2022年   400篇
  2021年   716篇
  2020年   788篇
  2019年   791篇
  2018年   323篇
  2017年   831篇
  2016年   1241篇
  2015年   2002篇
  2014年   4467篇
  2013年   3874篇
  2012年   4317篇
  2011年   4798篇
  2010年   4640篇
  2009年   4919篇
  2008年   5787篇
  2007年   3860篇
  2006年   3226篇
  2005年   3246篇
  2004年   2745篇
  2003年   2616篇
  2002年   2391篇
  2001年   2118篇
  2000年   1781篇
  1999年   912篇
  1998年   596篇
  1997年   400篇
  1996年   355篇
  1995年   243篇
  1994年   182篇
  1993年   105篇
  1992年   77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徐渭虽然是明代文坛的边缘人 ,但却代表着明代文学的一种新精神 ,就是以“玩文学”的方式消解“诗言志”、“文载道”的传统。他的诗文创作既非源自某种使命感或道义精神 ,也非社会的写照或干预生活的武器 ,而是一种游戏人生自得其乐的生存方式。他拒绝崇高拒绝深刻 ,化神圣为笑谈 ,化正经为滑稽 ,在明代文学特定的语境中横空出世 ,开启了晚明“独抒性灵”的诗风与文风  相似文献   
92.
彭家煌的小说创作深受契诃夫影响.从客观叙事原则、挖掘人物灵魂的叙事深度、生活印象的叙事方式、悲喜交融的叙事风格等方面加以比较分析,既可重现彭家煌独特的艺术个性,又可把握住契诃夫在现实批判性、艺术形式、真实性等层面对中国现代短篇小说叙事模式的影响.契诃夫既为中国现代小说提供了易于操作的范式,而中国作家又在某种程度上简化了契诃夫的小说智慧.  相似文献   
93.
日本是开展自然辩证法研究比较早的国家之一 ,并在研讨自然辩证法方面形成了许多富有启发性的思想方法。可将其概括为 :自由论争的思想方法、“具体化”的思想方法、发展的思想方法、联盟的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94.
有机污染物降解的光化学及微生物降解方法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塑料用途的不断扩大和消费量的日益增长,塑料废弃物也与日俱增,环境污染和社会公害等问题也日趋严重。塑料废弃物具有不易降解性,它不仅污染环境(土壤、水源等),还会阻止其它物质的降解。文章试图从基本机理入手,找到有机物降解的最有效途径,以达到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95.
八角茴香油的实验室提取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八角茴香油中的主成份是八角茴香脑(约占80%-90%),其精油颜色为无色至淡黄色液体,低温时为白色结晶,mp为22.5℃-23℃,能溶于乙醇,几乎不溶于水,一般采用乙醇回流法或索氏提取法从八角茴香粉末中提取精油。  相似文献   
96.
在落后地区建设生育文化,不仅是计划生育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落后地区建设先进文化的应有之义。落后地区生育文化建设,应注重明确内容、把握关键、选准方式和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97.
同史诗或纪传体作品一样 ,现代小说可以视为个人传记的变体。自现代主义以来 ,小说叙事从描写人物 (传主 )的行动或行动着的主体转而关注人物的内心生活 ,在某些“新小说”里内在主体也在丧失。小说叙述形式的变化揭示了个人主体性在现代世界的命运。而对叙事可能性的探索或竭力讲出一个故事来 ,则预示着对个人主体性的修复意图。这是关于叙事形式的社会学探讨  相似文献   
98.
近代中国整合中西文化冲突的价值选择模式及现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文化变迁的过程 ,在一定意义上表现为中西文化的冲突与整合的过程。为整合中西文化冲突 ,近代中国先后采取了文化传统主义、文化折中主义、文化虚无主义与文化综合创新等价值选择模式。近代文化整合的经验教训启示我们 ,在新时期文化建设问题上 ,必须正确处理文化的一元与多元、整体性与可分性、时代性与民族性的关系 ,坚持走综合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99.
本文从研究方法的角度节选《山东方言研究·概论编》的三部分内容:一是通过山东史前文 化推断山东方言的产生及现代山东方言分区格局的形成,二是结合山东地方历史评述山东方 言在汉语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三是从研究内容和方法总结建国以来山东方言研究的发展道 路。  相似文献   
100.
本文从美学方法论的角度 ,以对东西方古典美学艺术本质观的论述为基础 ,结合当前的文艺实践 ,对艺术本质给予了现时代的规定。本文认为 ,西方古典美学和艺术思想的基本特征 ,是以纯哲学和社会学的方法研究艺术 ,把艺术规定为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 ,将摹拟、再现、认识看作是艺术的本质特征 ;而中国古典美学则主要是以伦理学与哲学的辩证统一、艺术哲学和艺术心理学相统一的方法观察和研究艺术 ,把情感看作艺术的特质 ,将抒情、写意规定为是艺术的基本特征。东西方古典美学各自在艺术本质问题上的合理性和片面性 ,以及当今东西方艺术发展的趋势 ,说明对艺术本质的思考和探求 ,既不能单纯执着于表现主义 ,也不能固守于理智主义 ,而是应该扬弃其各自的片面性 ,对东西方古典美学的艺术本质观 ,在现时代的规定下进行辩证的综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