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5篇
丛书文集   109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136篇
社会学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蒋红雨 《北方论丛》2005,(3):115-118
康德以人类学为知识论奠基.海德格尔则认为,康德的经验人类学没有实现对人的本真理解,无法胜任为知识论奠基的任务,提出以哲学人类学为知识论奠基.从而为从生存论上探讨知识问题提供基本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52.
哈耶克是公认的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西方当代自由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理论对在当时被广为信奉的社会理论具有颠覆性的挑战。通过将哈耶克这一理论置于国际领域的视野下,对其自由秩序理论进行梳理和考察,以揭示其理论体系的限度,并在对其理论基础——知识论之妥适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开拓出我国在现有国际秩序中的自身定位这一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53.
适切的信念,动物性的知识,比起不适切但成功达到目标的真信念还要来得好。适切地注意到的适切信念,反省性的知识,比起只是适切的信念或者动物性的知识还要来得好,尤其是当这个反省性的知识有助于引导第一层次的信念,而使它成为适切的。如此一来,这个信念便是完全适切的,并且这个主体具有完好的知识。  相似文献   
54.
本质主义知识论发端于西方古代哲学家们的"本体论"追求。本质主义知识论在促进人们追求与探索真理、拥有知识、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它也对学校教育的课程、教材及教法产生了相当大的消极影响。在本质主义知识论的视野中,课程等同于知识的"确定性",教材只呈现知识的"简约性",教法遵循知识的"权威性"。本质主义知识论是致使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改革难以深入推进的内在根源之一。  相似文献   
55.
在中国社会学及社会科学学术史上,研究本土化是一个不断提起的议题,在多个学术领域均有学者提出过"本土化"或"中国化"的论述。本研究认为,有关社会科学本土化的主张大致可以划分为五种主要类型,分别是学科引入/应用论、理论验证/修正论、问题意识本土论、理论解释特殊论和文化/学术自主论。不同类型的主张基于不同的知识论、方法论预设,涉及到本土化论题的不同层面,对本土化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相似文献   
56.
柏拉图是一位理性主义者,通常认为他将知识的来源归因于理性而不是感性。但是,只要深入审视其知识论的具体内容和发展脉络就会发现,感觉是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成分,不能仅仅被当作经验因素而加以拒斥。柏拉图对感觉的探讨需要参照他的整个知识论构想,只有准确把握感觉在其中所具有的地位,才能全面理解柏拉图的知识论。感觉在认识活动中既具有引导作用,又在知识来源问题上面临着困境,这些困难对后世哲学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7.
在对待马克思经济学留下的庞大遗产上,应该把知识论和方法论区别开来.由于受特定的个人知识和社会环境的限制,马克思本人不可能穷尽真理,甚至他的许多具体理论都具有时代局限性;与此同时,他在分析具体的经济问题时自发采用了从本质到现象的研究路线,这种路线将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结合起来,从而有助于对现实的改造.因此,像任何伟大的经济学说一样,马克思经济学中值得继承的主要不是其知识论而是其方法论,是分析具体经济问题所采用的从本质到现象这一研究路线.正是基于这一路线,马克思展开了对事物本质的揭示和对现实制度的批判,从而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58.
中国哲学以知行关系为主要研究内容,对知行的先后难易关系展开其讨论;西方哲学则对知识和信念的关系进行思辨分析,或认为信念是知识的条件,或认为信念是知识的一种;近代以来的认知逻辑用逻辑形式化语言揭示"知识-信念"的结构,取得了很大成绩;"知识-信念-行为"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复杂而统一的系统,信念是知识作用行为的中介,它们之间既存在直接的也存在间接的联系.  相似文献   
59.
道论开启了中国哲学本体论的大门,在理论上必然要关注道本体论形成的逻辑演进过程。通过对老、庄之道超验性、本真性等方面的比较研究及对道论自身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甄别,认为老子本源之道并未达到通常理解的本体的高度,而是庄子在自觉地区分了道和源的基础上,把道推向了超验世界,又把老子"道"本源论命题转换成知识论命题,通过对知识论的否定而成就了道本体论。  相似文献   
60.
社会理论和社会学理论共同诞生于现代性的生成过程之中,"思想性"的社会理论和"科学性"的社会学理论之间的张力,在后现代社会理论登场之后达到了新的临界点.后现代社会理论总体上对现代西方理性思维方式的质疑、反本质主义与整体主义、知识论上对"普遍真理"的消解以及对边缘话题的关注,全方位解构了以科学性为核心的社会学,预示了后现代社会学的基本趋向:在反思社会学"科学性"、客观性和把握社会规律可能性的前提下,坚持对社会学常识的反思;倡导多元主义警惕话语霸权;关注偶然性和边缘性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