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19篇
  免费   606篇
  国内免费   118篇
管理学   3039篇
劳动科学   146篇
民族学   428篇
人才学   590篇
人口学   139篇
丛书文集   8036篇
理论方法论   1402篇
综合类   11155篇
社会学   1418篇
统计学   690篇
  2024年   81篇
  2023年   357篇
  2022年   252篇
  2021年   421篇
  2020年   480篇
  2019年   529篇
  2018年   297篇
  2017年   376篇
  2016年   422篇
  2015年   657篇
  2014年   1267篇
  2013年   1261篇
  2012年   1508篇
  2011年   1685篇
  2010年   1558篇
  2009年   2015篇
  2008年   2990篇
  2007年   2203篇
  2006年   1934篇
  2005年   1105篇
  2004年   862篇
  2003年   879篇
  2002年   869篇
  2001年   959篇
  2000年   666篇
  1999年   352篇
  1998年   257篇
  1997年   195篇
  1996年   160篇
  1995年   94篇
  1994年   127篇
  1993年   80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马克思提出"跨越卡夫丁峡谷"的理论设想,之后列宁通过对该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推动俄国实现"跨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对"跨越论"的又一次成功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跨越论"的新发展,并在此驱动下向更高层次迈进。历史与现实证明:实现新的跨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根本政治保障,适应基本国情是根本准则,坚定四个自信是直接动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跨越"塔西佗陷阱";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跨越"修昔底德陷阱"。  相似文献   
23.
制度形态具有二重性:抽象性与具体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态就是抽象的社会主义制度形态在中国的具体化,它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又经历了一个"二次抽象"的过程,即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抽象)——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结合中国实际(具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抽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体)。随着具体—抽象—具体的制度构建逻辑的展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态逐渐形成并具有了独特的内涵。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态的认识有必要厘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态与社会主义制度形态、资本主义制度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其他三种形态以及"中国模式"等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相似文献   
24.
25.
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克思的思想就传入了中国,梁启超在传统大同思想与社会主义贯通中对它进行解读;早期国民党人在批判资本主义,建构民生主义中对它进行评价;无政府主义在反传统中认同马克思的共产主义。虽然各有局限性,但又各有自身的意义。以十月革命的经验解读马克思主义,遮蔽了对马克思思想早期传播的研究,研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对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6.
27.
28.
中国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才是对的,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应当搁置在走上不同发展道路却在历史上属于同一类型国家的"互镜"比较才是科学的。中华民族之所以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在于,它能以和谐方式实现现代化、能够实现制度安排理性、能及时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中华民族的迅速崛起,这既是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主要原因,也是中华民族道路自信根本之所在。  相似文献   
29.
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各有侧重、自成一体,相互依存、融会贯通,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系统结构。中国梦价值内涵由认识形态向实践形态的转化导引了中国梦践行的对象性活动,客观关系系统、力量关系构型、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中介构成了中国梦践行场域作用的系统机制。精神引领、价值整合和动力激发是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国梦践行场域中的培育,通过目标支撑、价值共识和精神动力对践行系统、构型和中介的拓展,系统推进了中国梦价值内涵由认识形态向实践形态转化的对象性活动。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