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民族学   8篇
丛书文集   71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200篇
社会学   1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柴华 《北方论丛》2012,(3):29-33
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现代象征主义诗学体系建构过程中,周作人"象征即兴"的观点旨在为初期白话新诗寻找一条发展新路,梁宗岱对法国象征主义的"合理误读"则蕴涵了中国现代象征主义的基本质素和理论构架,而穆木天从尊奉象征主义到否定象征主义,把诗歌的社会价值等问题带入诗学建构领域。由此看出,中国的文化传统、社会现实、接受者的认知能力和期待视野都参与着理论传播图景的再建构。  相似文献   
72.
杨骚早期的创作深受西方象征主义文艺思潮的影响,诗剧《心曲》和《记忆之都》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代表。然而,作为中国左翼作家的杨骚毕竟是时代的歌手,他的象征主义剧作中透露出不可遏制的时代精神和现实意味,这为他中后期的革命现实主义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3.
论岑隆业现代主义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岑隆业是壮族文坛上的重要作家,壮族现代主义小说在他的笔下走向成熟.但是,由于以往多从现实主义角度评论他的小说,导致不能正确认识他在当代壮族文学史上的重要意义.本文从永恒主题、对现代化的反思、非个性化人物、象征主义手法等方面切入岑隆业的小说,论证其已经具备了充分的审美现代性,实现了对启蒙现代性的颠覆,是成熟的现代主义小说.  相似文献   
74.
目前人们对象征主义的理解存在一些偏差,这很大程度上是对"象征"一词概念的误解造成的.应该重新理解"象征主义"的定义,并结合其他现代文学流派来思考"如何理解象征主义"这一问题.比利时作家梅特林克的作品比较集中地体现了象征主义文学在叙事、表现等方面的诸多艺术特色,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象征主义.  相似文献   
75.
本讨论《酒国》的特点及其在当代学史上的意义。《酒国》是英言最少被人注意的作品,实际却潜藏着其创作发展变化的许多信息。此前将莫言称为魔幻现实主义是有道理的,但《酒国》在以下三方面有明显的突破:首先,作忧国伤时的情绪非常浓厚;其次,作品中象征主义“似非而是”的特征引人注目;最后,结构上主导情节不断被打断、搁置而造成的朦胧效果相当强烈。总之,《酒国》似雾似水又似风,读之,使人想笑想哭又想诉,不愧为新时期坛一部奇作。  相似文献   
76.
穆木天散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穆木天是在西方浪漫主义唯美主义和象征主义文学里浸泡过的,他钟情于象征主义。他的《谭诗》和《什么是象征主义》等论文是对象征主义的感情描绘和理论阐述,具有无可争辩的理论与史料价值。他提倡纯诗,追求艺术美。他的《旅心》从内涵到外延都显示了象征派的品格,但不朦胧不晦涩,易被人接受。加入左联后,他是中国诗歌会的主要成员,其诗风转入大众化、民族化。《流亡者之歌》美学价值降低了,但比其他诗歌会成员的视野开阔一些,题材重大,代表了现代诗歌发展的一个阶段,一种流向。穆木天留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业绩必将是他的关于象征主义的诗论和创作;而他在翻译方面的成就,尚待人们去开掘。  相似文献   
77.
俄国象征主义是俄国现代主义的先声,是其白银时代最有成就、最有影响力的流派。它独特的诗学视角和鲜明的语言特色,引发了俄国诗歌的又一次复兴和繁荣,成为俄罗斯文化中的一座宝库。俄国象征主义诗歌的语言特色表现在神话化、音乐性、暗示性、法术性和层次性5个方面。  相似文献   
78.
本文旨在考察近年来文学创作中存在的片面追求象征效果的创作倾向,分析了“象征”的构成,说明了创作走入困境的原因及操作象征主义创作方法的尺度感,探讨了走出困境的途径。  相似文献   
79.
中国新诗接受象征主义纯诗论,没有沿着审美—超验的路线展开,而是沿着审美—体验的路线展开,接受瓦雷里的相关主张,并且结合自身的历史发展进行选择演绎和变异转化。从引进译介到理论阐发,再到新诗创作和批评实践的呼应,现实契机和东方因子逐渐使西方“纯诗”不断中国化,最终剥离和泛化象征主义原义获得新生。  相似文献   
80.
梁宗岱吸收了中国传统文论的意象论、意境论,综合了中西文论中寓言的思想,形成带有自己的理论思考的象征主义诗学理论,在中国新诗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长时期梁宗岱诗论的研究也只是停留在他对西方象征主义诗论的继承上,偏于他对外国文学的评论。然而梁宗岱象征主义诗论在本土化方面体现他的诗性智慧和诗化精神:一是意象与象征的关系;一是意境与象征的缠结;一是寓言与象征的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