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9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13篇
管理学   71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19篇
人才学   15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705篇
理论方法论   94篇
综合类   1172篇
社会学   64篇
统计学   3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81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庄子和禅宗在学术思想演变史上是有着传承之关系的.然而,作为已经融通了庄子精神的禅宗,通过消解一切的方式,完美地解决了庄子哲学所不能克服的悖论和矛盾,实现了真正的人类学意义上的诗性超越.  相似文献   
22.
审美原本于人的生命活动 ,肇端于其现实的生命体验 ;离开了人的实际生活遭遇与感受来谈审美 ,审美便成了空中楼阁。但审美又不能停留于生命体验 ,必须实行自我超越 ,才能上升为审美体验。自我超越的途径是将原有的生命体验予以意象化改造 ,使之成为可供观照的对象 ,并以审美的态度给予再体验。由此生成的审美体验亦有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 ,经由审美感知、审美想象而进入审美领悟和审美愉悦 ,最终达到“天人合一”境界下的生命感发。这一审美活动的过程同时也就是审美的基本性能的展现。  相似文献   
23.
论共同体的宗教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同体与其个体成员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宗教性的关系,这种关系是由人之生存的基本问题决定的。从克尔凯郭尔对人之生存的基本问题的界定来看,人与超越性的神(他者)之间的关系是根本性的,这种关系包含了肯定与否定两个环节。黑格尔对古希腊伦理共同体的分析表明,共同体通过战争、劳动、生殖这些环节,帮助个体战胜了人与超越性的神之间的否定性关系,从而得以取代神成为个体之人的价值和尊严的来源。因此,共同体是从人与超越者固有关系中取得其权力的,共同体的宗教性当在此意义上来理解。  相似文献   
24.
孟子美学思想中最突出的是人格美学精神,他不仅最早对人格美及其层次做出了明确的价值规定与区分,而且明确地将审美从人的感官之乐引向了道德领域,并提出了"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一高扬自主精神的话语,表现出强烈的人本意识、人性色彩和人格自主的悦乐感。现代人在实现其对主体意义的重建、确定人生存的内在根基、超越物性束缚时,应汲取孟子人格美论中的思想养料———人格意识、自律意识、超越意识。  相似文献   
25.
后发企业技术追赶研究逐渐深入到微观认知基础,但关于管理认知如何驱动技术追赶的机制尚未被充分揭示。通过纵向案例研究,揭示了后发企业高管认知与资源编排动态适配以实现技术追赶的过程。研究发现,在追赶阶段,高管分析型认知通过“纵向资源结构化、稳定性重组、联盟撬动”的资源编排方式进行基本技术积累;在转型阶段,高管创造型认知通过“横向资源结构化、丰富性重组、国际撬动”的资源编排方式获得了新兴技术能力;在超越追赶阶段,高管的悖论型认知通过“双向资源结构化、开拓性重组、平台撬动”的资源编排方式实现了行业技术领先。研究结论既从管理认知视角拓展了技术追赶理论,又为后发企业的追赶实践提供了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26.
基于1997—201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建立超越对数随机前沿函数模型进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分析,根据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分解,得出如下结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存在波动,其增长年均值为8.59%;技术进步变化率是其主要推动因素,而要素配置效率变化率和规模效率变化率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仍较小。此外,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从变异系数来看,华南地区农业TFP增长率波动对全国农业TFP增长率影响较大;分区域来看,华东地区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受规模效率变化率波动影响最大,华南地区农业TFP受配置效率变化率波动影响最大,以上两方面构成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最后,笔者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7.
唐君毅指出,人的心灵对于有价值的对象会自然产生爱慕之情,这种好善恶恶、愤悱向上之性情的自然流露,是一种即知即行的心灵活动。它所感知的价值理想,作为既真实又应当的命令,先实现于内心,再求被实现于现实世界。人的生命心灵中原始的至性至情能超越"我执"的限制与封闭,而达至我与他人他物的同情共感。这便是"分别我执"的超越,也是心灵的感通。唐君毅指出最充实圆满的宗教精神能展现天地人三才之道,源于人之精神超越性的最高表现。他以"超越的感通"来表示人的这个超越向上的向度。我们可以用唐君毅描绘人之仁心客观化为天心的历程来表示人在此的超越性。这是一种对人本身之"无限心量之具体内容"的深切领悟。如此向上超越感通的信心便是来自于人性中愤悱向上的好善恶恶之性情。  相似文献   
28.
铁人的苦学精神,别开生面.学文化翻山越岭,学出思想,学出境界,学出自我;学技术突破创新,学出水平,学出突破,学出超越;学哲学开拓进取,学出眼力,学出定力,学出潜力.  相似文献   
29.
传统文化的回归是全方位和多层面的,是全社会共同参与、政府和民间携手合作而实现的一个大趋势。这既是历史辩证法的客观要求,也是崇尚自由的强烈诉求,还是重塑内心的现实追求。由于价值明确较晚较急,重视程度不够,新旧契合不易,使得传统文化的当代回归面临困境。我们应该明确态度,提高重视程度并积极寻找契合点,推动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伟大复兴,促进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  相似文献   
30.
"生存超越美学"是对新时期以来出现的强调文艺活动与人的生存超越之间的本体关联的一类文艺本体论的统称。生存超越美学阵营中的诸流派虽然一致主张从人的生存的立场出发来理解文艺的本体,认为审美和艺术应当立足于人的生存并引导着我们生存的超越,然而落实到超越的具体途径和终极目的上,又往往是以某种精神的自由高翔或宗教精神为其特征,而无法真正体现其所主张的"生存超越"。究其原因,就在于对"生存论"以及"生存本体"理解上的偏差。因此,重新考察"生存论"的理论内涵及其美学体现,对于我们揭示"审美超越"的精神实质和理论指归应该是不无裨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