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73篇
  免费   264篇
  国内免费   77篇
管理学   245篇
劳动科学   9篇
民族学   104篇
人才学   43篇
人口学   21篇
丛书文集   2246篇
理论方法论   347篇
综合类   4003篇
社会学   364篇
统计学   32篇
  2024年   69篇
  2023年   262篇
  2022年   135篇
  2021年   225篇
  2020年   194篇
  2019年   256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169篇
  2016年   171篇
  2015年   319篇
  2014年   472篇
  2013年   381篇
  2012年   463篇
  2011年   490篇
  2010年   515篇
  2009年   422篇
  2008年   525篇
  2007年   457篇
  2006年   353篇
  2005年   349篇
  2004年   287篇
  2003年   220篇
  2002年   206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01.
从新历史主义"文本是话语竞争、角力场所"理念入手,分析小说《嘉莉妹妹》文本内外话语博弈生态,即参与博弈的主要话语的内涵及其蕴含的等级关系;认为德莱塞在话语博弈过程中,出于维护自身身份利益的需要,对社会达尔文主义进行了重构,并采用暧昧的手法颠覆传统道德观,借以消解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暴力。  相似文献   
102.
平路从首部小说《玉米田之死》创作以来,其浓烈的台湾情结与政治关切贯彻始终,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断涉及性别书写,在《行道天涯》《百龄笺》《何日君再来》《婆娑之岛》等小说中不断实现从私领域到公领域的跨越。《东方之东》中细腻挖掘女性空间、呈现女性不断书写的意义及描摹复杂的两性关系,通过故事、信件、简报、小说等不同形式的叙事话语,众声喧哗,在古与今的虚实交错中呈现性别关系、父子关系、台海关系等诸多复杂的纠葛,平路始终如一的台湾关怀跃然纸上。  相似文献   
103.
话语是思想政治教育得以有效实施的中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到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当前高校青年教师的话语呈现出“张扬个性但不显轻狂、追逐新潮但不失理性、趋向世俗化但不至媚俗”等特性,面对时代的变迁和青年教师话语特性的变化,当前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存在失真、失效、失时等困境问题。为此,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必须贴近现实生活、加强人文关怀、推进创新融合,以提高其真实性、真诚性与准确性,进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4.
"日常叙事"主题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的生活化取向,在将日常观念与个体价值立场及生命意识全面开启的同时,也让文学对现实的理解和感悟进一步贴近当下。但其中叙事与日常生活距离的消失、精神视野的萎缩及艺术创新的停滞也因此成为"日常叙事"难以摆脱的审美困境。从话语主题、叙事伦理及文本构建等角度来透视转型期作家认同与文学观念的互动和深刻变迁,对于提高文学审美品格、建立较为成熟的日常叙事伦理有着不可忽视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05.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传播和网络舆论生态发生了深刻变革,网络已成为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和话语传播的新型场域和重要阵地。当前,网络信息霸权、多元文化思潮、网络谣言、网络信息安全以及主流媒体跟进不力等挑战和困境,直接冲击着中国共产党网络意识形态话语建构。有鉴于此,我们要抓住时代机遇及技术、资源和理论优势,在把握规律中不断探寻中国共产党网络意识形态话语的建构路径。一方面,主流网络媒体要敢于发声、善于发声,进一步打造意识形态话语的民族特质、现代特质、创新特质和人民特质,形成有说服力的理论作品,并不断推进意识形态话语的网络化;另一方面,强化制度建设,通过依法治网、丰富载体、创新形式、组建网军,掌握网络意识形态传播的主动权和话语权。  相似文献   
106.
学术写作并非完全机械化,也并非全盘避免作者主观情感的介入。学术作者使用多种话语策略来宣传其观点和立场,营造和谐对话空间,与读者形成良好互动,从而引导读者接受所述命题观点。基于学术语篇互动模型,分别从模糊语策略、作者身份构建方式以及作者与读者的隐性互动三个方面来阐释学术写作中的互动式话语策略。研究表明,每个学科都有其偏好的写作模式,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所属学科的语言范式,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并在学术写作中采用积极有效、易于被读者接受的互动策略有力发声,推进研究。  相似文献   
107.
李河 《求是学刊》2016,(5):27-40
启蒙思想涉及现代经济、政治和文化等领域的基础观念和规则。先发现代性国家的启蒙大多顺应其社会的内源性要求而出现,后发国家的启蒙则有明显的外源性。文章据此区分了原发型启蒙和后发型启蒙概念,刻画了相关思想群体的话语特征,揭示了先发与后发国家思想群体间的"异时代的同时代性",探讨了后发国家的启蒙辩证法。文章认为,18世纪启蒙思想家普遍信奉理性增长与个体自由和谐共进的原理,但法兰克福学派却发现了二者的深刻矛盾,由此指出启蒙在自我毁灭。福柯晚年的思想则表明,唯有回到"批判理性"或"对理性的批判",才能真正守住精神的自主性,这才是启蒙的自救之道。  相似文献   
108.
文章首先阐释了消费过度敏感性理论的内涵,然后运用2002~2012年我国农村居民五个不同收入组的年度数据,采用Panel Data可变参数模型测算不同收入群体消费的过度敏感性程度.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居民不同收入组均存在过度敏感性,且过度敏感性的大小随着收入层次的提高逐渐下降.在引入财政教育支出和医疗卫生支出两个政府财政支出变量后,发现财政教育支出降低了所有收入层次的消费过度敏感性系数,而财政医疗卫生支出则相反,提高了敏感性系数,而且二者对敏感性的影响都随着农村居民收入层次的提高而下降,随后文中分析了原因.  相似文献   
109.
新都市电影的崛起改变了中国电影市场的格局。随着中国现代化都市文化的形成与电影观影群体的转移,新都市电影形成了镜像式的叙事空间。新都市群体通过青春幻象的狂欢与破灭、消费价值的追寻与失落、梦想想象的体验与失控完成了集体式的话语重构。新都市电影在清新唯美的风格与浪漫小资情调中演绎悲剧的爱情故事和情感的困惑迷失,形成风格与叙事的互逆和倒置,并在群体思维的影像画面中渗透着时代发展的文化逻辑。  相似文献   
110.
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诗歌创作一度成为时代的"热潮",也出现过一些感情真挚的佳作,但缺乏诗性和诗美的平庸乏味之作居多,很多诗歌沦为了图解政治的一个符号或传声筒,整体上蜕变为革命话语和政治权力的承载工具。一些诗人泯灭了知识分子的精神立场,把诗歌当作政治权力的一种玩赏;一些位居高位的评论家把持着话语权,成了扼杀诗人和诗歌的刽子手。在极左政治的时代语境和态势中,十七年诗歌的发展艰难而曲折,出现了严重的非艺术性、非诗化的畸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