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19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24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19篇
社会学   22篇
统计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乌托邦”作为人们一直渴望和寻找的梦想,在中外众多的文学作品里多有反映。沈从文的《边城》和斯威夫特的《格列弗游记》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其乌托邦主题有很大不同。二者一个重构过去,一个虚拟未来,以不同的视角揭示了一个相同的主题:美好的乌托邦是以放弃精神、灵魂、自由为代价的,而人又不可能做出真正的选择。因此,人类永远找不到通向彼岸的桥梁。  相似文献   
52.
沈从文小说《边城》自问世以来,迄今人们大都还只瞩目于其光辉的艺术价值。揭示并敞露《边城》的文化思想价值是本文的旨意所归。《边城》勾勒出的是一组优美而破碎的农业文明意象。“优美”是农业文明的牧歌,“破碎”是农业文明的沦丧。城市文明的时代忧患是沈从文如是描述的言说语境。历史与现实、理性与经验的龃龉是沈从文如是状写的叙述心理。本文正是从此四个角度立意论析,从而折射出沈从文及《边城》耀眼的文化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53.
《边城》是"梦"与"真"构成的小说,这集中体现在人性、人情方面。其人性、人情的美是依托湘西浓郁的风俗折射出来的,具体表现在:一年一度的端午节龙舟赛;走车路和走马路两种婚恋方式;湘西人的本身特性。  相似文献   
54.
从东方学的视角对项美丽主译的《边城》英译本 Green Jade and Green Jade 展开研究,可以发现西方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项美丽对于东方的认识,以及在其翻译活动中强势文化对于弱势文化的支配与塑造作用。  相似文献   
55.
沈从文的生命哲学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崇尚生命的自然状态;二、珍惜生命和保护生命的尊严;三、爱是生的一种形式.在<边城>里,沈从文为他的生命哲学作了一次诗意的阐释.  相似文献   
56.
吴国的边城卑梁和楚国的边城钟离接壤,有一天,两边的小孩为了争夺桑树上的桑葚打起架来。两家的大人赶来帮忙,打起了群架。小孩停止打架坐在旁边边吃桑葚边观看。一阵尘土飞扬之后,卑梁大夫很生气,派出城里的守军攻打钟离。楚王知道后更生气,派兵占领卑梁。吴王听说后更更生气,也派出军队攻打楚王,一举攻下了楚国的钟离和居巢。  相似文献   
57.
<边城>作为沈从文的代表作,也是一部表现命运与人格的悲剧作品.作者以一座小城、一条渡船、一个老人和一个女孩,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记忆与时间的矛盾对抗性,进而向读者传达了生命现象的脆弱与精神现象的诡秘,以及作者内心世界的巨大痛苦.  相似文献   
58.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沈从文的《边城》就是这样一篇艺术杰作。作者在故事人物言语、文本语词系列、叙述人话语三个层面上成功地超越了语言的限制,从而写就这一优美之作。在成功的叙述与最终放弃之间,《边城》不仅以对纯真人性的完美呈现展示了语言艺术的美妙,以自然而富于诗性直觉的语词系列组合去超越语言的限制,丰富语言的情感表现力,更以美丽的破碎昭示着艺术的真谛。在对这一经典之作的细致解读中可以体会作家关于文学的深沉思考与选择。  相似文献   
59.
通过对《边城》那里的社会人文美、山美、水美,自然美、神奇迷人的民俗文化美以及人更美的教学,熏陶学生的思想情操,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6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