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04篇
  免费   138篇
  国内免费   21篇
管理学   236篇
劳动科学   12篇
民族学   600篇
人才学   54篇
人口学   19篇
丛书文集   1354篇
理论方法论   172篇
综合类   2760篇
社会学   211篇
统计学   45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86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142篇
  2015年   201篇
  2014年   328篇
  2013年   323篇
  2012年   360篇
  2011年   449篇
  2010年   437篇
  2009年   383篇
  2008年   446篇
  2007年   356篇
  2006年   267篇
  2005年   248篇
  2004年   193篇
  2003年   144篇
  2002年   142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从正常的利益抗争演进到非现实性冲突性质的刑事社会抗拒,打压为其提供了原动力,打压所输入的风险能量与合法性状态、相对剥夺感的强弱、改变被剥夺境遇的可能性和边缘化人格等因素交互影响、彼此“型塑”,共同铺设了社会抗拒的刑事路径。因此,刑事社会抗拒风险的治本之道在于通过公共政策建构实现平衡治理,就当前已对社会稳定产生一定负面影响的利益抗争而言,理性回应利益表达和阻断潜在行为者的边缘化人格生成是化解刑事社会抗拒风险的权宜之计。  相似文献   
112.
曲晟 《江淮论坛》2012,(2):144-148
法律正义是基本正义,社会正义是更高标准的正义,两者在刑事司法领域中的碰撞、矛盾时有发生,给刑事司法活动带来很大的影响,这种现象除了是由法律正义本身的局限性决定的以外,还归咎于社会公众基础法律意识的缺失。本文致力于寻求融通法律正义与社会正义之径向,包括提高社会公众于法律正义的接受限度;理性对待公众舆论,合理引导民意走向;适度考量公众舆论,保障司法独立;确保司法透明、信息公开、判决说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3.
新时代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未来民族地区发展的中坚力量,据统计调查,新疆地区有高等院校32所,其中大学生人数241288人,哈萨克族大学生占大学生比率非常高.在新疆地区哈萨克族人民就学率普遍偏高,新对于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我国思想政治对自身发展以及对家乡贡献都非常有意义,对提高新疆地区民族素质和民族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对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具有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14.
美军在利比亚的反恐行动突显出许多法律上的问题,鉴于目前国际组织及各国、各地区的反恐实践,首先应明确恐怖主义活动是一种危害极其严重的有组织的暴力犯罪行为,针对恐怖主义犯罪应以适用刑法为主导,辅之以其他应对措施。对我国反恐策略而言,应以刑法的正面预防为主,即刑法需提前介入,同时制定一部反恐单行刑法,以明确恐怖主义犯罪的范围,另外应将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中规定的有关罪行及时转化为国内刑法的罪名,以此加强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的力度,确保刑法反恐机能的充分发挥。国际刑事法院对于其管辖权的补充性原则及范围应有所突破,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国际反恐的合力效用。  相似文献   
115.
于志刚 《中国社会科学》2012,(6):134-150,208
伴随北京、上海等国际化大都市的出现、增多和整个国家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境内的外国人口激增,中国开始面临长期困扰西方发达国家的外国人犯罪问题。文章在分析北京地区近10年外国人犯罪的规律和趋势的基础上,着力思考如何解决城市、国家的国际化发展与外国人犯罪应对体系滞后的现实问题,如何构建与城市、国家的国际化程度相适应的外国人犯罪刑事政策,如何设置顺应国际人口流动的出入境犯罪罪名体系,如何在全球化趋势下扩张中国刑法的适用范围、强化属地管辖意识和增强国际刑事司法协作,从而尝试为应对中国境内国际化大都市的逐渐增多和整个国家国际化程度的日益提高而做好法律层面的准备提供学理支持。  相似文献   
116.
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立法价值与进一步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和解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对于落实我国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提高犯罪预防效果,及时化解矛盾纠纷,提高司法机关的工作效率,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刑事诉讼法》对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的规定,在立法上明确了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统一了刑事和解的适用标准,标志着我国刑事立法在保护被害人权利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但立法对刑事和解仍采用了较为谨慎的态度,立法规定仍过于原则,有些问题仍有待于司法实践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17.
社会危害性理论在我国刑法理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是犯罪构成和整个犯罪论体系建立的基础。随着罪刑法定原则的在刑法中确立,再加上对西方刑法理论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社会危害性理论进行批判。文中旨在通过对社会危害性理论的研究,以期正确认识其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118.
赵海英 《河北学刊》2012,32(4):173-177
处于从传统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后发展多民族国家的族际整合问题,是现代政治学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独立后的东南亚国家在威权政治的国家建构方式中,实施相对合理有效的族际整合方略,在整合民族关系、维护国家统一和推进经济现代化方面为后发展国家提供了宝贵经验,同时为自身向现代民主政治转型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19.
侯静 《现代妇女》2014,(5):157-158
纵观整个刑事诉讼过程,刑事审判居于中心地位,也是具有决定性的阶段。它不仅能决定案件最终的处理结果,也关系着刑事追诉的能否成功以及国家具体刑罚权能否实现。本文从自身实践锻炼的具体情况出发,主要以酌定情节的适用、死刑案件的审理和量刑规范化等问题为着手点,探究刑事审判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0.
詹勇 《社科纵横》2012,(1):48-50
对毒品犯罪的惩处一直存在重刑化倾向,应予适当修正。司法实务中认定运输毒品罪的既未遂标准不利于实现量刑均衡。运输毒品罪与非法持有毒品罪在具体适用时难以区分,可考虑合二为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