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71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13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98篇
理论方法论   23篇
综合类   316篇
社会学   51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采用教育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从人类学田野工作入手,对山区拉祜族学生低学业成就原因进行了现象学分析,总结出影响山区拉祜族学生低学业成就状况的主要原因,结合拉祜族山区的实际情况在介绍西方低学业成就归因理论的同时对其进行了中国本土化阐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少数民族学生低学业成就的"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模式.  相似文献   
62.
为了解高中生学业成就归因、心理韧性与心理资源投入之间的现状及其关系,采用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问卷、中学生心理资源投入量表、中学生心理韧性问卷对1113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高中生学业成就归因整体呈内归因倾向,心理资源投入与心理韧性整体处于中上水平;(2)高中生内归因显著预测心理韧性与心理资源投入,心理韧性显著预测心理资源投入;(3)高中生心理韧性在学业成就内归因与心理资源投入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63.
文章运用准实验的方法,从消费者心理视角研究消费者自我效能和角色认知对科技型自助服务失败归因的影响,并检验了环境焦虑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自我效能高的消费者更倾向于将服务失败归因于企业;角色认知清晰的消费者更倾向于将服务失败归因于企业;环境焦虑对上述影响有显著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4.
65.
偏见是个体以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为依据,并对其他人形成先入为主的负性判断,泛化至群体中则会表现为人们对某群体产生片面或错误的认知。文章从消极刻板印象、期望差异与归因偏差这三个角度解释了医患群体产生偏见的心理机制,在此基础上讨论偏见对医患关系造成的消极影响,并结合社会现实提出减少医患双方偏见的方法。  相似文献   
66.
大学生道德推脱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道德推脱问卷对福建省部分高校大学生道德推脱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道德推脱的总体水平较低;在性别、年级、专业、家庭居住地、是否学生干部以及是否独生子女得分上均有显著差异。高校应继续将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行作为一项重要的持续的工作,通过各种教育形式、开展各种活动来有效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感和责任意识,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67.
68.
引导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转向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方向是当前一个重大课题。然而,消费者为什么会实行低碳消费行为模式(即低碳消费行为归自何种心理)?如何促进和引导消费者的低碳消费行为(即低碳消费行为如何才能持续)?对于这两个关键性问题目前还缺乏深度的研究。本文通过深度访谈,应用扎根理论这一探索性技术探究低碳消费行为的深层次心理归因(解决第一个问题)及相应的政策干预路径(解决第二个问题)。研究发现,个体心理意识、社会参照规范两个主范畴是低碳消费行为的内部和社会心理归因。但它们对于低碳消费行为的促成机理并不一致:个体提高心理意识产生相应的低碳消费行为,这归于认知性学习范畴;个体观察参照群体的消费模式及其结果产生特定的低碳消费行为,这归于观察性学习范畴。不同心理控制源的个体(内控型还是外控型)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低碳传播沟通和情境结构变革两个主范畴是低碳消费行为的政策干预变量,且它们是相互补充、相互配合的。通过传播沟通影响个体心理意识、社会参照规范,通过情境结构变革影响低碳消费行为的成本收益结构成为主要的政策干预路径。这些研究结论可以为政府制定有效的干预政策,为引导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模式提供理论基础和政策借鉴...  相似文献   
69.
诚信是道德的根本所在,是思想道德素质的核心表现,大学生群体的诚信缺失问题不仅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应率先解决的问题,更是关系到国家思想道德建设和全面提升国民素质的重点问题。造成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着重从社会层面、文化层面、教育层面、家庭层面对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加以分析,并在加强正面宣传、教育者以身作则及开展实践活动等几方面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0.
通过武汉市社会状况综合调查 (CSSR2014) 的数据,运用Amos23.0软件建立的基础中介模型与SPSS22.0软件的Process插件程序建立的控制中介模型,综合测量了社会公平感在主观社会经济地位与社会成就归因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在控制了相关变量后,主观社会经济地位分别对社会公平感与社会成就归因中的个人因素起到显著的正向影响;社会公平感对社会成就归因中的个人因素产生显著的正向作用,但对家庭因素则发挥显著的负向影响;社会公平感仅在主观社会经济地位与社会成就归因中的个人因素间具有中介效应.政府应努力构建平等公正的社会环境,逐步恢复主观社会经济地位较低者的社会公平信心,使得其个人能力的效用发挥至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