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04篇
  免费   413篇
  国内免费   104篇
管理学   420篇
劳动科学   12篇
民族学   115篇
人才学   54篇
人口学   15篇
丛书文集   3616篇
理论方法论   691篇
综合类   5841篇
社会学   341篇
统计学   16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228篇
  2022年   134篇
  2021年   270篇
  2020年   245篇
  2019年   255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204篇
  2016年   237篇
  2015年   422篇
  2014年   653篇
  2013年   558篇
  2012年   729篇
  2011年   768篇
  2010年   734篇
  2009年   737篇
  2008年   823篇
  2007年   740篇
  2006年   673篇
  2005年   579篇
  2004年   456篇
  2003年   419篇
  2002年   345篇
  2001年   287篇
  2000年   217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21.
明清小说中蛇毒无意中疗病母题可促进夫妻、婆媳关系改善及男女关系缔结.母题在历时性演变过程中,个案文本有一个单一叙事到民俗意蕴逐渐丰富的嬗变过程.多种异文对于接受者具有交互作用,佛经相关故事具有增殖性,在传播过程中相互触发、相互补充,故事演变过程中不断增添细节,丰富饱满.故事还往往与特定的地方区域风俗联系起来,从而更加具有现实性和真实可信度.  相似文献   
122.
善政只解决了根本制度问题,在善政之下还存在善治问题。如何进行善治?在一个良序社会中,善治主要体现在政府的公共政策上,因而需要对公共政策进行伦理分析,即要回答公共政策的正确与否、公平与否。公共性与偏私性、实然性与应然性、功利性与道义性是对公共政策进行伦理分析的三个维度。  相似文献   
123.
面对中国传统伦理文化、西方现代伦理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伦理文化的三元并行现象,我们不能绝对地肯定或否定任何一种文化,而应当从实际出发,采取"以'马'为主,融合中西,贯通古今,多元一体,整合创新"的方针,让马克思主义的伦理文化在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继续起主导作用;让西方现代文化中的自由平等精神在经济领域发挥激励作用;让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在个人生活、家庭生活、职业生活和社会公共生活领域发挥更多的积极作用.通过这样的分域、分层整合,使这三种伦理文化各得其位,各显其能,扬长避短,整合创新,共同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24.
亚里士多德在其以“善”为核心的伦理体系中就善的主体性概念以及其实践基础作了简明扼要的陈述,而整个《尼各马可伦理学》的逻辑体系也都是建构在以原初即最高善主体性清晰明了之上的一套城邦中社会属性人的伦理价值考量。于是,我们非常有必要就亚里士多德本人对善的明确阐释为基点,进而展开对古希腊经典伦理思想的纵深性剖析。而单纯就善本体论层面的探讨则有助于对实践伦理核心的更清晰归纳。  相似文献   
125.
法治的道德基础包含制度伦理和个人道德两个方面的内容。在制度层面上,法治的人道主义内涵体现了对人的尊严和权利的维护。对个人来说,自觉守法对法治的维系至关重要。制度的正义性配置有助于公民权利意识的增强和法律信仰的确立。  相似文献   
126.
姬志闯 《理论界》2008,(2):116-117
基于超越人类中心主义旨趣的环境伦理的话语建构,在旨趣和自身存在合理性上的悖论性伦理拓展结果,却宣告了两次语境逃离的失败,并预示了语境的彻底重建。本文旨在通过对伦理的现象学还原,揭示其近代伦理语境根源的的无根性及环境伦理自身关怀的生活意义,从而为环境伦理的话语重建提供本真依据,并在实用主义视阈中,勾画环境伦理话语重建的应然路径和未来图景。  相似文献   
127.
以环境伦理为视角审视和批判现行环境法制,是当代中国环境法在研究方法上的重要特色。然而这种批判的研究方法在近来竟也遭遇了批判,从而引发了对这种研究方法本身的重新审视。现代伦理的视域本身是多元化的,故以其为生成背景的现代环境法,也不应仅拘于环境伦理的视野内。以环境伦理为唯一方祛的环境法研究路径存在着诸多理论不足,必须突破传统研究范式的局限,从更为宽广的伦理视野中,以多元化的伦理视野解读环境法,这也将成为现代环境法研究中的重要突破。  相似文献   
128.
旅游开发是发展旅游业的必由之路。一方面,旅游开发促进了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另一方面,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开发对环境的破坏也日益严重。当前,积极发展旅游业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有的国家甚至将旅游业作为其支柱产业来发展。要合理开发旅游资源,保护旅游资源和环境,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开发就应确立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符合环境伦理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29.
"经济伦理学与马克思的资本理论",也就是"经济伦理学与<资本论>",这个议题以往很少有人涉及.我国学术界的经济伦理学研究起自上世纪80年代末,其基本的理论框架、概念术语大都来源于西方经济伦理学,马克思的资本理论似乎在经济伦理学研究的视阈之外.  相似文献   
130.
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中国传统的思想道德规范体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与作用。时代在发展,历史在进步,进入21世纪的今天,孝道文化在现代社会中还有没有价值和和积极意义。本文认为,孝道文化构成了中国社会独特的伦理文化,长期以来对中国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并对今天的中国人,包括世界华人仍具有强大的影响魅力,但是,由于传统孝道文化的复杂性、多元性,其精华与糟粕并存,因此,现代社会对传统孝道文化应是判断地继承,而且,更重要是取传统孝道文化精华的基础上,重建起一种与现代文明社会相适应的新孝道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