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12篇
  免费   182篇
  国内免费   31篇
管理学   295篇
劳动科学   27篇
民族学   636篇
人才学   266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1577篇
理论方法论   397篇
综合类   4503篇
社会学   996篇
统计学   23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42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130篇
  2020年   186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196篇
  2016年   229篇
  2015年   336篇
  2014年   572篇
  2013年   591篇
  2012年   634篇
  2011年   631篇
  2010年   638篇
  2009年   677篇
  2008年   728篇
  2007年   512篇
  2006年   396篇
  2005年   384篇
  2004年   324篇
  2003年   267篇
  2002年   242篇
  2001年   219篇
  2000年   164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文章从戏剧的起始源头、发展脉络对中国京剧与欧洲歌剧作了比较。接着 ,又从分析中国与西方的政治体制、民族性、哲学思想与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异入手 ,对中国京剧的写意风格和以演员表演为中心、欧洲歌剧的写实风格和以音乐为中心的美学特点作了阐述和比较。  相似文献   
22.
唱名法在视唱教学中很常见。就读谱原则来说主要是分首调和固定唱名法两种。首调唱名法与调式音阶关系一致,使用时调式感强,但用于段落内转调性模糊的乐曲有一定困难:固定唱名法与音名关系固定,能适应复杂的变化音和转调,但在首调观念强的条件下往往不易牢固掌握。本文重点探讨了这两种唱名法在视唱中的运用问题。  相似文献   
23.
音乐的意味可称诗意 ,或是诗意的延伸 ,概括性抒情是二者之间的共同特性 ,正是音乐与诗词之间存在着的这种天然联系 ,使得我们有可能穿过某一种艺术形式而走进另一种艺术天地。  相似文献   
24.
通俗歌曲教学要对表演者进行音乐素养方面的全面培养.一方面是从设备、情感、技巧等等方面把握通俗歌曲演唱的要点,另一方面则是对表演者进行音乐感觉、视唱能力、表演状态、形体语言、呼吸技巧、设备使用、器乐及音乐理论等全方位的训练.  相似文献   
25.
隋炀帝与宗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隋炀帝的宗教思想是儒、佛、道三教并举 ,儒学为先 ,多元一体。这适应了宗教发展的内部规律和大统一的形势 ,既是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是对宗教发展的巨大贡献 ,从治本上促进了“大业之治”的出现  相似文献   
26.
之一:领略一下传说中的百老汇舞台对许多人而言,百老汇的舞台一直是停留在电视中、停留在书本介绍中的。这次可以最近距离目睹家门口的百老汇舞台,何乐不为?《音乐之声》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未曾领略过的百老汇的舞台,简洁的舞美不华丽,不抢戏,但可以如期让全剧快乐的情绪感染自己,这个期盼值还不够高?  相似文献   
27.
本文主要阐述了歌剧在发展过程中创作歌剧的元素———动作与音乐连续产生了冲突与不平衡,而重唱作为新的创作元素对歌剧中动作与音乐连续体起了非常好的衔接,对歌剧的戏剧发展起了极大的作用;并通过《费加罗婚礼》的分析,以此来证明重唱的价值。  相似文献   
28.
《西游记》是我国古典文学的名著,“唐僧”是这部小说中的一个重要人物。《西游记》中的玄奘即“唐僧”基本上是一个虚构的“文学人物”;在历史上还有一个真实的唐僧,那就是作为翻译家和我国佛教法相宗创始人的玄奘。  相似文献   
29.
本文针对当前出版的几部有影响的《中国文学史》将元散曲置于元杂剧章节后,又无视散曲、杂剧的音乐特征及其知识的做法,有意在教学中将元散曲移置元杂剧前,使其前后相承,并对其音乐属性——宫调曲牌、声韵等有关知识作了简明比较介绍,从而更全面的认识和把握了散曲性质,又使杂剧提前介入曲学知识,收到省时简明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0.
“苍凉”是张爱玲小说创作的主体风格。张爱玲以她对音乐与色彩的独特理解和完美运用,使其成为一种意象,是表现人物心理、暗示情节以及揭示人物命运、感悟人生、反映社会的重要手段,从而更深刻地表达了她的“苍凉美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