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71篇
  免费   311篇
  国内免费   94篇
管理学   602篇
劳动科学   17篇
民族学   106篇
人才学   135篇
人口学   36篇
丛书文集   1651篇
理论方法论   278篇
综合类   6045篇
社会学   552篇
统计学   54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167篇
  2022年   115篇
  2021年   212篇
  2020年   236篇
  2019年   207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215篇
  2016年   252篇
  2015年   353篇
  2014年   651篇
  2013年   586篇
  2012年   714篇
  2011年   780篇
  2010年   745篇
  2009年   706篇
  2008年   739篇
  2007年   584篇
  2006年   444篇
  2005年   396篇
  2004年   348篇
  2003年   278篇
  2002年   194篇
  2001年   131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41.
在人性问题上,孟子提出性善论,荀子提出性恶论,他们各自依其对人性的理解,演绎出两种截然迥异的教育理论-“内发说”与“外铄说”。在人与外界环境的关系上,行为主义主张,人只是环境和刺激的被动承受者,人的行为只是环境的特殊产物,具有很强的被规定性。认知主义认为,人是在与环境的“同化”与“顺应”的过程中,构建起自身的认知结构,促使人认知发展的。人本主义依其对人的独特理解,更加重视人的意识所具有的主动性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42.
从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出发将创新研究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古典创新理论阶段、现代创新理论阶段和当代创新理论阶段。随着复杂性科学的兴起,从个体认知结构的特殊性出发,充分尊重历史事件的偶然性和时间上的不可逆性,以知识进化为基础的复杂范式成为创新研究的新起点。  相似文献   
43.
目前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越来越多地被教育领域所采用和重视。本文从认知学习理论出发,以提高多媒体教学的学习效果为目的,论述了在多媒体教学设计中提供有吸引力和多样化的情境创设的重要性,并叙述了在多媒体教学具体应用中应如何体现情况创设的吸引力和多样必  相似文献   
44.
文章通过对“借”各语义项的分析,总结出其语义项之间是一条意义关系递加的语义链的特点,概括了满足“借”基本认知模式的四个条件,并在这个基本认知模式的基础上,对“借”的解释义项提出了批评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45.
在男性占主导地位的语言,诚如英汉语中"乞丐""医生"等职业术语和"chairman""hero"等官衔荣誉称呼之类的名词,一般性的人类泛指"a man","mankind"以及代词的非指示用法中,女性往往被置于"隐形"的地位。性别差异和性别歧视的现象已引起社会上各学科的普遍关注,然而,从认知角度对这一现象作出注解的文章寥寥。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和范畴理论、框架理论、心理空间和概念合成理论对此予以阐释,可为英汉语中这一现象的理论阐释提供全新的多元认知视角。  相似文献   
46.
许苑 《宿州学院学报》2004,19(2):114-115
本文以接受过成人高等音乐教育的经历及经验据,具体分析了成人高等音乐教育的内、外部特征、教学重心 和音乐继续教育的有关问题等。  相似文献   
47.
中介语发展规律与外语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介语发展遵循特定的顺序,学习在语言发展的阶段内表现出相当大的个人差异,适应学习语言发展水平的课堂教学有助于中介语的发展。  相似文献   
48.
"蝃(虫东)"即彩虹.中国古人对其意蕴的理解大致经过了原始神化、伦理德化、自然俗化和艺术诗化四个阶段.这一认知和接受过程表明人们对自然物的认识是和其时的思维意识、文化心理和价值选择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49.
吴越 《兰州学刊》2003,(5):167-168
人类的语言交际是一个认知过程 ,是以相关为前提对认知语境要素不断进行选择而获得理解的动态过程。认知语境是一种区别于传统静态语境观的概念 ,本文拟从认知语境对话语理解的解释力出发探讨它对话语理解的作用  相似文献   
50.
反语的复现性--论认知语用学的反语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反语的复现性视角探讨了认知语用学的反语观,并将之与古典修辞语义学和Grice的会话含义理论的反语观作了对比分析,指出视反语为对非说话人的思想的复现和二级释解的认知语用学理论较有说服力地阐释了反语的本质特征和语用机制,弥补了传统语义学和语用学的反语现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