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102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187篇
理论方法论   38篇
综合类   412篇
社会学   15篇
统计学   1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81.
优先权是指债权人的特定债权基于法律的直接规定而享有的就债务人的全部财产或特定财产优先受偿的权利,它是法定担保物权的一种。优先权的种类包括一般优先权和特别优先权。一般优先权以法律规定作为公示方法;而特别优先权基于法律规定公示,只能对抗普通债权人,如要对抗标的物的物权人则需对标的物占有或登记。就我国目前的立法而言,在民法体系中设立优先权制度具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2.
对中国农地制度变革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地制度变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一环,但理论界在研究中却存在诸多思维误区,从而导致现行农地制度仍有较大缺陷,为此,从土地制度内外两个方面进行变革已成为推进土地制度现代化的最终出路。  相似文献   
83.
资产证券化是当今国际金融市场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资产证券化是以可预期的稳定现金流为支撑,通过对资产的风险和收益进行法律上的分离和信用增级,转换为在资本市场上发行以资产支持的证券,从而达到发起人融得资金、投资人获得投资回报的目的。知识产权质押担保信贷资产证券化应该说为科技企业提供一个新型的融资技术,同时也能为银行向科技企业贷款提供了一种减少贷款风险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84.
傅翔 《决策探索》2004,(12):47-47
担保是指以确保债务的清偿或其他经济合同项下义务被履行为目的的保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由生产经营型向资本经营型、智力经营型的发展,担保从形式到内容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变化。我国现行的担保法规定了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定金5种担保方式,而留置只是用于担保因保管合同、运输合同、加工承揽合同产生债权的实现,定金多适用于购销合同。因此,在此着重探讨企业在实施保证、抵押、  相似文献   
85.
物权法和债权法的分立起源于罗马法.二者的分立是大陆法系民法理论分析和法典构架的基石.但近现代以来,物权法和债权法出现了融合,尤其表现为物权的债权化和债权的物权化.我国物权立法的定位和制度设计应在坚持物权法和债权法分立、物权与债权区分的前提下,针对二者融合的趋势作出立法上的调整.  相似文献   
86.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的向第三人履行问题是债务履行的一种常见的特殊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64条对此做了明确的规定,但在现实生活中仍会产生较多的歧义。本文试就债务人向第三人履行相近的债权转让、向第三人给付之契约做了比较分析,以便更好地适用向第三人履行的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87.
88.
信托受益权:物权?债权?抑或新权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托受益权性质一直存在争议,归纳起来有债权说、复合权利说、新权利说等不同观点。上述学说虽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都存在可商榷之处。从实然层面和应然层面分析,信托受益权应定位于物权。信托受益权标的物的不特定性与受益人给付请求权存在的事实不能作为否认信托受益权为物权的当然理由,而且作为一种特殊物权,信托受益权并不违反物权法定原则和一物一权主义。  相似文献   
89.
在执行实务中,由于立法上的缺陷和执行中止的随意性太大,过多的适用中止执行导致了大量的执行积案,使执行法院背上了“包袱”;同时,现行的执行中止制度承载了执行当事人过多的误解和不满。本文从执行中止事由的纯化、执行观念的更新和债权凭证制度的构建等方面为建立新的执行中止制度提出了具体的设想。  相似文献   
90.
吴兴国 《江淮论坛》2014,(5):123-126
农村土地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离是适应农业经营体制和农村土地制度创新形势的需要。经营权与承包权有着各自的内涵及特点。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离对破解农地经营权抵押困局、保护经营权人权益、形成多元化经营主体、实现规模化经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有着特殊价值。债权性流转经营权人(1)除享有一般意义上的占有、使用和收益权外,还享有登记申请权、抵押权、补贴获取权及补偿申请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