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860篇
  免费   1285篇
  国内免费   327篇
管理学   4798篇
劳动科学   144篇
民族学   830篇
人才学   669篇
人口学   207篇
丛书文集   11811篇
理论方法论   2138篇
综合类   23242篇
社会学   2447篇
统计学   1186篇
  2024年   269篇
  2023年   803篇
  2022年   507篇
  2021年   900篇
  2020年   806篇
  2019年   974篇
  2018年   435篇
  2017年   701篇
  2016年   895篇
  2015年   1498篇
  2014年   2949篇
  2013年   2490篇
  2012年   3139篇
  2011年   3462篇
  2010年   3077篇
  2009年   3223篇
  2008年   4305篇
  2007年   3080篇
  2006年   2179篇
  2005年   2232篇
  2004年   1960篇
  2003年   1850篇
  2002年   1586篇
  2001年   1400篇
  2000年   1037篇
  1999年   554篇
  1998年   295篇
  1997年   240篇
  1996年   193篇
  1995年   104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徐碧辉同志在美国进行一年学术访问,带着丰盛的收获归来,又逢她的新著《美学何为》即将问世,首先应该向她表示热烈祝贺。《美学何为》一书是200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最终成果,碧辉同志为本书灌注了大量心血,付出了辛勤劳动,可谓"十年磨一剑",现在终于出版与广大读者见面,也可以说是功德圆满了。  相似文献   
5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20世纪末,随着北京大学于五六十年代率先将民间小戏作为独立研究对象引入民间文学课程教学体系,民间文学对民间小戏理论的建构做出了重要贡献。首先,确立了民间小戏在民间文学学科中的价值和地位;其次,建构了以民间小戏基本命题、理论范畴为基础的研究体系,而且从创作主体、表演特点上界定了民间小戏概念内涵;再次,形成了具有"自上而下"特点的研究范式。由此提升了民间小戏研究的理论品格,为民间小戏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对后来民间小戏的研究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53.
54.
法兰克福学派的自由观,融合了马克思主义与现代西方文明的思维方法,以反思的态度、批判的基调、开拓的立意阐释现代社会人类对自由的追求。研究这一课题有助于在宏观上把握马克思主义与当前社会主流价值观,而且在改革制度、社会管理、教育民众等操作层面上也有许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5.
56.
崔先生认为,儒学的理论结构包括心性的、社会的、超越的三个理论层面,与之相应的有"仁""礼""命"三个基本范畴。社会的理论层面的"礼"从形式上来说是指礼仪,从实质上来说是指伦理关系的等级差序原则和道德情感等精神内涵,从功能上来说是个人的行为规范和治国工具。心性的理论层面的"仁"是儒学道德观念系统的基础,表现为仁义礼智信的德性和忠孝信义的德行,其根源在于人性本善,人们只有通过道德修养才能不断提升道德境界、完善人格。超越的理论层面的"命"是内化于人的道德本性中的可以被人认知的、体验的对象,它是在生命源头处偶然相值而形成的气禀,注定了人生的必然遭际,不是某种外在超越的既定"安排",因此,儒学回应命的基本态度是不因超越的命运之必然而改变自己所应有的道德实践原则、方向和努力。遵循物理科学地生活,遵循伦理道德地生活,在人生实践中追求完美人生。  相似文献   
57.
58.
随着全球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世界已进入“风险社会”时期,关于“风险社会”理论的研究显得更加有意义。“风险社会”的个性化,要求我们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需要结合本国实际国情,具体分析风险社会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及对认识中国社会所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59.
60.
自20世纪以来,西方关于真之理论的观点大概出现了三次转向:第一次出现在20世纪初期,伴随着哲学领域的本体论转向而出现.这一时期,真出现在形而上学、逻辑哲学和语言哲学等哲学理论中,真与判断理论相互联系,真成为哲学约定的副产品.第二次出现在20世纪中期,伴随着哲学领域的语言学转向而出现.这一时期,关于真之理论的讨论主要围绕真谓词的使用和意义来展开.第三次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这一时期,对"何为真之本质?"这一问题的讨论尤为激烈,并且对"真"的讨论不再关注语言分析的方法,而是关注"真的"一词的日常表现,关于真之理论的讨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多样性.在当代,真之理论根据哲学研究主题的不同而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总体而言,当代真之理论的研究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