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711篇
  免费   4452篇
  国内免费   856篇
管理学   25953篇
劳动科学   3782篇
民族学   4420篇
人才学   4189篇
人口学   2529篇
丛书文集   44086篇
教育普及   2篇
理论方法论   11325篇
综合类   79148篇
社会学   15344篇
统计学   6241篇
  2024年   639篇
  2023年   2361篇
  2022年   1521篇
  2021年   2786篇
  2020年   3101篇
  2019年   3106篇
  2018年   1471篇
  2017年   2778篇
  2016年   3670篇
  2015年   6178篇
  2014年   13992篇
  2013年   11824篇
  2012年   14178篇
  2011年   15700篇
  2010年   14321篇
  2009年   14636篇
  2008年   16846篇
  2007年   12391篇
  2006年   10374篇
  2005年   9911篇
  2004年   7998篇
  2003年   7234篇
  2002年   5874篇
  2001年   5087篇
  2000年   4015篇
  1999年   1663篇
  1998年   940篇
  1997年   610篇
  1996年   522篇
  1995年   334篇
  1994年   243篇
  1993年   178篇
  1992年   105篇
  1991年   133篇
  1990年   93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50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2篇
  193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信息社会的本质是能够产生个人信息法律关系,信息流是解构个人信息法律关系的关键,也是个人信息法律关系产生的直接动力.个人信息法律关系的主流构造分别以信息自决、隐私和人格权益为基础,其中,国家利益成为个人信息法律关系构造中不可忽视的力量.三种构造模式分别体现出个人与企业,个人与国家,个人、企业和国家三者之间的利益平衡.由于利益平衡体现出的幸存者偏差效应,个人信息法律关系的构造以主体场域信息自治为中心,具有合理性和现实性.  相似文献   
12.
新时代的中国文艺制度建设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以人民性为核心,强调文化自信,积极推动文化创造,因而具有了人民性、中国性和文明性的三重内涵,这是对百年中共文艺制度建设理念的继承和弘扬。人民性的实质是要塑造觉醒了的现代新国民;中国性的维度强调的是“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文明性强调的是要讲好中国故事,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最高的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13.
征稿启事     
《西部蒙古论坛》2020,(1):F0003-F0003
自创办以来,《西部蒙古论坛》发表了大量有关西部蒙古历史地理、社会经济、民族关系和现实问题方面的论文和资料,有力地促进了蒙古学的发展,起到培植蒙古学研究新秀的园地作用,开拓了各民族专家、学者相关研究学术对话渠道,从而被国内外研究中国蒙古学的各民族学界同仁所瞩目,为从事社会科学的相关各界人士所重视。随着日益增强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我国专车服务市场制度变革过程的纵向案例研究,探讨了组织场域中的集体行动如何推动制度逻辑演化的内在机制问题。研究发现:制度逻辑的演化过程主要经历了分离、冲突和共存三种状态,不同的制度逻辑的演化是由行动主体能动性策略和资源利用所构建的集体行动模式差异性驱动的。制度变革机会的涌现促使场域中的行动主体采用协调性的集体行动模式,促成了新制度逻辑的生成,并导致了新、旧两种制度逻辑的分离;在制度变革机会变得模糊的场域中,行动主体非协调的集体行动促使新、旧两种制度逻辑之间的激烈冲突;而在制度变革机会沉没的情境下,行动主体再协调性的集体行动最终促成了新、旧两种制度逻辑的共存。研究结论对我国当前复杂制度环境下新兴业态的发展以及传统业态的协同治理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东岳论丛》2018,(1):90-103
领导着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共,从大革命时期开始就持续不断地进行着对用民主政体取代专制政体的探索。人民代表大会制就是中共通过自身的政权实践,并对各种民主政体权衡比较兼收并采后作出的最后选择。按照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的人民代表大会制,不但直接体现了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一民主政治的最高原则,并且因与人民群众保持紧密联系而具有独特的政治优势。这种适合中国国情的政体形式,在新中国成立后构成了完全形态的人民共和国的政权体系。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