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37篇
  免费   626篇
  国内免费   147篇
管理学   1505篇
劳动科学   63篇
民族学   292篇
人才学   238篇
人口学   71篇
丛书文集   4811篇
理论方法论   782篇
综合类   11204篇
社会学   1280篇
统计学   464篇
  2024年   115篇
  2023年   360篇
  2022年   233篇
  2021年   370篇
  2020年   404篇
  2019年   399篇
  2018年   207篇
  2017年   362篇
  2016年   437篇
  2015年   743篇
  2014年   1319篇
  2013年   1070篇
  2012年   1270篇
  2011年   1362篇
  2010年   1391篇
  2009年   1453篇
  2008年   1786篇
  2007年   1370篇
  2006年   1113篇
  2005年   947篇
  2004年   771篇
  2003年   667篇
  2002年   585篇
  2001年   586篇
  2000年   391篇
  1999年   249篇
  1998年   162篇
  1997年   144篇
  1996年   107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 毫秒
31.
本文首先分析了对审美积淀的各种论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原始积淀、社会文化积淀,以及生活经验积淀的内在特点,从而对审美积淀的意义作出了新的理解,认为审美积淀是感性个体在自身的发展完善中建构审美心理结构、丰富美的创造的动态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32.
六大年的《美国侵华史》在20世纪70年代产生了非常重大的社会影响,这主要是取决于其开创性、史料性和现实性。刘大年的反侵略思想不是僵化的盲目排外,而是建立在长期的理论思索与深刻的历史反思上的自觉,是一种理性的爱国主义。他反对在近代史领域美化侵略的言论,认为中国近代史归根到底是一个民族运动,是具有两个内容即近代化问题与民主独立问题的民族运动。以史为鉴,新世纪初,我们仍要继续反对美国的霸权主义的强权政治。  相似文献   
33.
张涵从接受美学、社会学、系统论和美的生成说的角度 ,把艺术看成一个系统、一个历史过程 ,从艺术创造、艺术作品、艺术欣赏的有机联系中考察艺术的本质 ,从而得出审美特性为艺术的本质属性的结论。这一结论无论从艺术原理看 ,还是从艺术实践看 ,都显示出较大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4.
文学创作是非文学因素的审美性人格化转化.文学创作是一种非文字因素的审美性人格化创作构架,统摄了再现说、表现说与形式论的创作范式,体现了文学创作的人性特质.从分侧面考察,它具体对象化为再现、表现与形式建构等三种基本操作手法.  相似文献   
35.
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对英语习语中的非言语交际行为及其特征进行探讨研究,认为英语习语在非言语交际中具有民族性和修辞性的特征,通过身体动作、面部表情、颜色、服装容饰等非言语行为的表达,强调和加强了言语内容,使得习语更加形象、生动、传神。  相似文献   
36.
关于拐点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几种常见教材中拐点定义的辨析与思考,提出自已对拐点的名称、定义以及几何与数值特性的看法,并提出求拐点的完整步骤。  相似文献   
37.
电子档案是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产物,将逐步成为档案管理的主要对象。在分析我国电子档案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文章着重探讨了保证电子档案的凭证性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同时讨论了如何科学、有效地提供电子档案利用。  相似文献   
38.
介绍了高性能定点可重构DSP处理器的数据通路设计。该数据通路以功能强大的16位定点计算单元为基础,搭建起高速16位数据处理平台;并能以单指令流多数据流的方式灵活支持多维向量运算;通过重构的方法有效地支持了32位数据处理。  相似文献   
39.
论文就一些有关搭配的概念和特征的理论作了综述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搭配呈现下列渐次性特征或特性 :(1)语义模糊与语义显明 ;(2 )有理据与无理据 ;(3)结构形式的石化与可变性 ;(4)词汇层的石化与可变性 ;(5 )可接受性与适宜性 ;(6)搭配范围或幅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40.
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内容是上世纪中后期由欧洲国家首先引入的“体育”在中国是日本明治维新学习西方后转传而来的。一个世纪以来,体育在中国也随时代文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为此,本文将对体育的学科性和操作性做出评述,分析以此形成的体与美的价值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