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60篇
  免费   666篇
  国内免费   165篇
管理学   8146篇
劳动科学   660篇
民族学   335篇
人才学   1325篇
人口学   274篇
丛书文集   7586篇
教育普及   2篇
理论方法论   1771篇
综合类   15647篇
社会学   3363篇
统计学   1582篇
  2024年   133篇
  2023年   467篇
  2022年   242篇
  2021年   567篇
  2020年   524篇
  2019年   679篇
  2018年   289篇
  2017年   628篇
  2016年   930篇
  2015年   1228篇
  2014年   3152篇
  2013年   2386篇
  2012年   2401篇
  2011年   2684篇
  2010年   2575篇
  2009年   2958篇
  2008年   3089篇
  2007年   2115篇
  2006年   1870篇
  2005年   2022篇
  2004年   1602篇
  2003年   1779篇
  2002年   1627篇
  2001年   1462篇
  2000年   1396篇
  1999年   615篇
  1998年   391篇
  1997年   208篇
  1996年   183篇
  1995年   141篇
  1994年   105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35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行政现代化是伴随工业社会而出现的一种政府发展模式和发展过程,其主要标准有职权分化、法治化、科学化、民主化、专业化和高效化.中国加入WTO后,中国政府面临来自经济体制,法律法规体系和人才等方面的诸多挑战.这些挑战会促使中国政府进行一系列行政改革,从而推动中国行政走向现代化.  相似文献   
32.
通过对中国交通运输基础结构的现状、各种运输方式的竞争力和所占有市场份额情况的分析,结合国外铁路改革的经验,提出了改革和发展中国铁路货物运输的一些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3.
34.
35.
回顾上海市公用事业研究所近年来体制改革概况,并对实施体改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6.
论高校人事代理制度的建设与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校人事代理制度是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人事管理体制 ,本文根据高校人事代理的基本目标分析了人事代理制度的基本内涵、人事代理制度的社会动力及人事代理制度的法律关系 ,关结合高校人事代理制度的具体实践 ,对今后开展高校人事代理应加强的几个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7.
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过程存在的问题中,公司治理结构运作失灵是阻碍国有企业深入改革的最大障碍。本文首先明确了当前认清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问题产生根源的必要性,然后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分析了国有企业治理结构问题产生的根源一一信息不对称、契约不完备、经营者选择机制不合理和股本结构不合理。  相似文献   
38.
分析了高校教职工住房改革后物业管理与传统的房屋管理的区别,扼要地叙述了物业管理的多元主体,阐述了实行新型物业管理的基本原则,以及物业的前期管理、物业管理企业与业主会的书面约定、建立物业维修基金等运作方法问题。  相似文献   
39.
各国宪法基本权利司法救济制度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宪法基本权利的法律救济与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司法制度相关。在英国,通过普通法院审判案件的具体形式予以救济,普通法院的判例形成宪法基本权利保护的重要形式;在美国,由联邦最高法院通过对违宪的法律进行审查的方式,予以救济;在联邦德国,由联邦宪法法院通过审判案件和宣告法律违宪的方式予以救济;在法国,则由宪法委员会进行救济。各国宪法基本权利法律救济的方式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不仅对我国完善宪法基本权利的法律救济制度提供了参考与借鉴,而且也对我国宪法基本权利司法救济的理论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40.
经理行为的激励方式与国有企业激励机制的改革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现代公司经理行为的激励方式包括来自所有者的协议性激励、来自经理市场的声誉和职业升迁激励、经理自我激励等三个方面。我国国有企业现行激励机制存在着弊端,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货币报酬偏低、在职消费模糊;第二,声誉、职业升迁激励异化;第三,经理自我激励泛滥。因此,国有企业激励机制需要进行如下改革:1.激励机制的建立要与国有企业的目标定位、分类改革相结合;2.完善协议性激励机制;3.加快经理市场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