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60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24篇
管理学   539篇
劳动科学   47篇
民族学   40篇
人才学   45篇
人口学   9篇
丛书文集   1181篇
理论方法论   181篇
综合类   2482篇
社会学   244篇
统计学   36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311篇
  2013年   252篇
  2012年   309篇
  2011年   344篇
  2010年   309篇
  2009年   378篇
  2008年   366篇
  2007年   333篇
  2006年   282篇
  2005年   276篇
  2004年   217篇
  2003年   199篇
  2002年   140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我国民事诉讼法较为粗疏,对当事人转移涉诉标的没有单独的程序规定。从学理上及域外法律规定来看,当事人恒定主义与诉讼承继主义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以诉讼承继主义为基础处理涉诉标的转移有现实的意义,具体应用时应注意诉讼承继的适用范围,处理好与诉讼第三人制度、保全制度的关系。在民诉法中也应当明确增加处理涉诉标的转移问题的规定。  相似文献   
102.
投稿须知     
南华大学是2000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中南工学院和原衡阳医学院合并组建,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与湖南省共建,以湖南省管理为主的面向全国招生的多科性大学。  相似文献   
103.
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确定无疑是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构建的关键。我国2012年8月31日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已确立了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规定了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提起环境公益诉讼。但是,立法并未明确哪些属于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要得到落实与实施,尚需进一步明确适宜提起公益诉讼的主体。环境公益诉讼的公共性、社会性,使得检察机关、环境保护行政机关、环保组织、公民个人提起环境公益诉讼成为必要和可能。因此,法律应进一步明确并赋予这些主体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资格,从而使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功能得以有效地发挥。  相似文献   
104.
<正>自2011年8月,新的《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实施以来,它对我们的婚姻生活有着怎样的改变?我们又该如何应对?本刊特邀著名律师王芳坐堂,为你讲述《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的那些事儿。【案情介绍】一天,一位心事重重的小伙子走进了我的律师事务所。一见面,他就说:"王律师,最近我的婚姻出了问题,搞得我焦头烂额。您是婚姻法专家,现在只有您能真正帮到我。"  相似文献   
105.
郝立新 《理论界》2012,(4):158-161
现行规范汉字中读音、形体和意义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和谐现象。读音不和谐现象的产生,是由于语音的发展、中断的变化、方言的影响、异读的结果、声符不能准确表音等原因造成的。形体不和谐现象,是同源分合、形体演变、整理不当、偏旁作用降低等造成的结果。意义不和谐现象产生的原因,有意义变化、意义偶合、同源分化、同音假借、义符不明等。  相似文献   
106.
近年来,针对因产品责任、消费者权益受损等原因引起的群体性纠纷案件频发的现象,代表人诉讼制度越来越呈现出它的重要性。而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代表人诉讼制度在司法实践中还缺乏可行性,也存在一些制度上的缺陷,需要采取有力措施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07.
新《民事诉讼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增设了消费者公益诉讼制度,这既有利于实现消费者实质自由,又有利于将公民的结社自由、诉权的可让性以及消费者协会的功能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发挥法律作为调整利益关系的手段的整体性功能,同时突破了传统民事诉讼中起诉人必须与案件具有直接利害关系的理念,为受损消费者提供了一种更安全有效的防护性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08.
109.
资本制度改革大大降低了公司设立的准入门槛,但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债权人利益保护的担忧。为扩大债权人实现债权的可能性,有必要对我国传统的董事信义义务进行检讨,在公司处于事实破产状态时,适度扩张董事的信义义务,使债权人以间接受益人的身份获得董事信义义务的保护。同时完善相关法律规则和制度,坚持以立法为导向,以派生诉讼为救济渠道,以比例原则为责任分担标准,为处于事实破产状态公司的债权人提供更加周全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0.
《社科纵横》2019,(10):108-113
自代表人诉讼制度建立以来,各学者对该制度的评价褒贬不一,其中最热烈的争议点莫过于该制度的使用价值是否过于低下,以及是否需要将代表人诉讼制度予以废除而引进美国的集团诉讼。虽然法律文本对代表人诉讼制度的相关规定稍显简略,但从总体而言,该制度是较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处理群体纠纷的方式。本文希望从代表人诉讼制度的性质界定入手,分析其与美国集团诉讼以及日本选定当事人制度之间存在的区别,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该制度存在的缺陷与实践困境,对其作出较为理性的整体分析,并尝试作出合理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