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9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95篇
劳动科学   12篇
民族学   9篇
人才学   15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475篇
理论方法论   58篇
综合类   658篇
社会学   40篇
统计学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154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110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建立"一村(居)一律师"工作制度,为每个村(居)委会聘请一名律师担任法律顾问,提供法律咨询、法治宣传、法律援助、指导调解等服务,解决基层法律问题,推动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要求,也是维护基层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夯实基层法治根基的应有之举。  相似文献   
32.
儒家伦理存在普适性和特殊性的论争所隐藏的意义是儒家伦理具有丰富多彩的样态。以伦理人类学为视角并通过"意义—实践"、"理一—分殊"的文化意义考察表明,儒家伦理之所以成为伦理传统是中国伦理型文化的必然,儒家伦理的合理性的解释力和价值只有在文化形态之中才具有可信性,儒家伦理只有在文化形态中才能展现其现代合理性,才能推动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33.
萨皮尔–沃尔夫假说(Sapir-Whorf Hypothesis,SWH)的提出距今已近百年,曾引发了众学科的诸多研究者对语言和思维关系进行深入探讨,文章认为当前的真伪难断的局面虽然尴尬,但也表明该理论的确存在合理之处,其不合理的地方有待我们去修正,发展和补充。作者提出了完善SWH的建议。  相似文献   
34.
    
目前,国外消费者开始慢慢对中国品牌有所认知,然而中国品牌国际化的关键是获得国外消费者的支持.为此,文章基于制度理论视角构建了品牌合理化战略、品牌合理性和国外消费者支持之间关系的概念模型,并收集了218份美国消费者问卷,通过AMOS分析表明,中国品牌国际化中的顺从战略、凸显战略均正向影响品牌实用合理性和社会合理性;操控战略正向影响实用合理性,但对社会合理性的影响不存在显著关系;而无论是实用合理性还是社会合理性都正向影响着国外消费者支持.研究结论还进一步表明,品牌合理性是中国品牌获取国外消费者支持的内化机制.因此,中国品牌的国际化要取得国外消费者支持,不仅需要重视产品、技术、人才等,更需要重视品牌合理性问题.  相似文献   
35.
我国发达地区法院系统率先试行刑事和解制度,引发了对该制度公平性和合理性的广泛争议。刑事和解是20世纪70年代西方出现的一种刑事思潮,体现了刑事诉讼价值的多元化趋势,并且在很多国家已经成功的制度化,成为刑事诉讼程序外一种重要的纠纷解决机制。结合我国当前司法现状和基本国情,在一些现有的法律制度中融入刑事和解制度基本的"和解"和"恢复正义"的精神,有利于弥补我国刑事法律制度体系的不足,促进司法和谐。  相似文献   
36.
谷佳媚 《理论界》2009,(4):181-183
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合理性的传统解释大都停留在事实认识层面和经验形态上,缺乏深层次的哲学追问和理论深度。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满足人的物质方面的需要,提升人的自然性;能够满足人的社会方面的需要,实现人的社会性;能够满足人的精神方面的需要,丰富人的精神性,这些为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根基提供了新的解释范式。  相似文献   
37.
解继丽  扶斌 《学术探索》2014,(1):148-152
波兰尼提出了缄默知识,为人类对知识的认识提供了新的视角,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相关的深入研究。本文从谱系学的角度,在这种分类方法的基础上提出"缄口知识",并对教师"缄口知识"与缄默知识、教育潜规则、教育习俗进行比较,从认识论、微观政治学和价值论的视角,分析了教师"缄口知识"存在的合理性,并提出研究教师"缄口知识"有利于认识教师个体知识、解释微观教育现象和推进教育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38.
曹振华  李彬 《理论界》2013,(12):141-143
近代以来,q-国闭关锁国的东方朝贡体系被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冲击的粉碎,卷入世界体系,重新开启现代民族国家的建设过程,面临着多重危机。在中央权威弥散,对外独立主权丧失,传统社会解体,政治民族缺位的建国困境之下,国民党选择了以党建国之路,这具有历史合理性。在历经议会政治失败之后,孙中山毅然选择了以党建国之路,设想依靠强大的革命性政党来建构现代民族国家,先后经军政到训政,最后实现宪政。  相似文献   
39.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海盗罪规定了超普遍管辖权。这种管辖权明显区别于普遍管辖权,对于打击海盗罪非常便捷、有力。但是,如果对行使地域不加限制,就会严重侵犯国家主权。因此公约严格将海盗罪的行为地限制在公海或任何国家管辖范围之外的地方。这种限制是非常合理的。对于不在限制地域发生的海盗行为,不能行使超普遍管辖权,而只能行使其他管辖权。  相似文献   
40.
刑事立法上有单一正犯体系与正犯.共犯区分体系两种立法体例。两大共同犯罪体系的根本对立并不在于是否对参与者进行区分,而在于对"共动二重性"所关涉的基本问题,即构成要件范围问题和量刑问题上解决路径的对立,前者是将两个问题从两个层次分别地予以把握,后者则是将两个问题融合在一起予以一体性把握。以上述根本对立为前提对两大共同犯罪体系的合理性予以进一步的评估,发现无论是就具体问题的结论的得出,还是结论背后的论理,正犯.共犯区分体系都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