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2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17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374篇
理论方法论   53篇
综合类   385篇
社会学   16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李承贵 《学术界》2002,(2):92-104
近世以来 ,在欧风西雨的冲击下 ,中国先进知识人开始了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解读 ,并因此形成了公例主义、科学主义、唯物主义和实用主义四类解读方式。四类解读方式的形成及运用 ,不仅使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价值被发掘出来 ,而且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意义 ;同时为建构更为科学、合理的解读传统文化价值的方法体系准备了思想的和经验的基础。  相似文献   
72.
王船山是中国十七世纪的卓越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在西方,十七世纪已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73.
1962年冬,冯友兰先生参加了在山东济南召开的孔于学术思想讨论会之后,紧接着又参加了在湖南长沙召开的纪念王船山逝世270周年学术讨论会。在长沙会议期间,冯先生曾说过一句话,即他在济南会议期间,对孔于思想唱的是“高调”,而在长沙会议上对王船山思想则唱的是“低调”。这种“高调”“低调”之论,既反映了冯先生在学术研究上的一种反潮流精神,又反映了他对船山思想的独特见解。本文拟对其独特见解,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74.
20世纪有一个论争不断甚至被称为社会科学界“哥德巴赫猜想”的命题———“亚细亚生产方式”。人们为此费了多少心思,发了多少议论,但终不得其解。我本人也曾长期陷于此题的猜解,一度甚至觉得有了答案,并由此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性质有所认识。最近,又专门研究中国经济矛盾,在对其历史的考察中,不能不涉及“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有了新的感悟,发现是后人对马克思有关论述的误读,才有了本不该有的论争。而这种误读,恰恰表明研究方法上的诸多问题。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写道: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  相似文献   
75.
论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定义域与问题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流派之一,其关注的核心问题是揭示当代生态危机的根源,并通过重建马克思的生态唯物主义哲学,探索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  相似文献   
76.
易杰雄 《浙江学刊》2007,2(3):35-40
在列宁看来,所谓科学发展观,就是新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和世界观,这种唯物主义既是实践的又是辩证的同时也是历史的,即他所指的“现代唯物主义”。发展观是否科学,关键看承认不承认事物的内在矛盾是事物运动、发展的源泉;承认不承认事物的运动、发展不仅有量变,而且有渐进过程的中断、飞跃、质变;科学发展观的规律不仅适用于人类社会,同时适用于自然界、人类认识与思维。列宁关于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他于1914—1915年在瑞士伯尔尼期间集中时间和精力研究哲学所留下的八个笔记本中,特别是其中比较完整的《辩证法的要素》、《谈谈辩证法问题》、《黑格尔辩证法(逻辑学)的纲要》和列宁关于那些应当构造认识论和辩证法的知识领域的原则性指示以及他在《再论工会、目前局势及托洛茨基同志和布哈林同志的错误》一文中提到的辩证逻辑的要求中。  相似文献   
77.
张登巧 《北方论丛》2005,1(5):120-123
生存论是真正关于人的哲学理论,生存论视野中的人是真实的人、活生生的人,即现实具体的人、感性活动的人和历史生成的人.生存论转向与人本主义转向是一致的,从人学的维度解读生存论转向,其实是人学本体论的转向,是传统人本主义在当代的根本转型.马克思在哲学史上的划时代意义在于实现了生存论转向与人本主义转向,但这并非两个不同的转向,而是同一个转向,即转向实践-生存人本主义.如果我们把马克思所开辟的新哲学理解为"实践的唯物主义",那么,他的新人本主义就是生存(实践)论人本主义.  相似文献   
78.
赵民 《兰州学刊》2004,2(6):59-61
异化劳动理论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已经具备了足够充分与科学的思想条件.马克思对实践的论证,使得由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起来的能动原则和创造原则得以进入唯物主义的形态,极大地推动了唯物主义的发展,开辟了人类哲学史和思想史上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纪元--"实践的唯物主义"阶段,而这一点又是与科学的实践观和社会革命理论的产生同时发生的.  相似文献   
79.
海德格尔的生存论境域和“新”唯物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喜 《文史哲》2003,2(3):110-114
面对海德格尔的生存论路径 ,一般唯物主义缺乏在世的“存在论领会”,后人对马克思哲学的存在论基础也存在误解。当唯心论把一切存在者“引回到主体或意识”时 ,却始终不对主体或意识的存在方式进行追问 ,这同唯物论把“存在”或“实在”与物质等同一样 ,在方法论上错失了其存在论基础 ;教科书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捍卫者和他的对手 ,按他们各自的方式 ,将马克思哲学读进了西方形而上学里面 ,而海德格尔的生存论路子似有可能与马克思主义进行一种创造性对话  相似文献   
80.
马克思把实践范畴提升到第一的和基本原则的地位,使之成为主导性的和创造性的原则,并以此为出发点,去解释各种社会历史现象,去说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包括说明认识和改造人自身以及由人组成的社会,使自然与人、自然与社会、自然与历史、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存在与思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以及生产方式、分工、社会形态、意识形态等范畴,都获得了科学的规定,从而创立了新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