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63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13篇
人才学   46篇
丛书文集   193篇
理论方法论   21篇
综合类   948篇
社会学   102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28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杨秋芬 《职业时空》2008,4(4):136-136
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在跨文化交际的研究领域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与重视。特别是在受到"数量与质量如何均衡发展"的问题严重困扰的外语教育界,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探讨如何更好地为社会培养、输送具有强大竞争力与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外语人才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构成及其构成要素间的相互依赖、渗透关系,指出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外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2.
外语教学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漫长的过程中 ,外语教学经历了很大的发展。本文简要地叙述了外语教学法研究的历史 ,分析和论述了外语教学法的历史演变 ,以及当前外语教学的发展趋向 ,这对改革我们当前的外语教学 ,推动外语教学研究的深入 ,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3.
非言语行为是人际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它通常与言语交际结合进行,传递一定的信息,帮助人际的心理沟通。文章从身体行为和声音行为两个方面分析非言语行为对课堂教学的影响,阐述了非言语行为对外语课堂教学的积极作用,指出非言语行为不仅可以增强言语交际的力度,而且能弥补言语交际的不足,以达到言语交际难以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34.
唐斌 《职业时空》2008,4(1):113-114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客观世界、身体经验、人类认知能力和生理基础等多种综合因素相结合的产物,对话语意义的理解涉及话语接受者的一个动态的心理认知过程。作为20世纪90年代在西方认知语言学领域中出现的一个新理论,合成空间理论(Space Blending Theory)从认知科学的视角解析了话语接受者在理解话语时所经历的心理轨迹和认知推理过程,因其强大的阐释力而倍受关注,  相似文献   
35.
语言是一面镜子,它反映出各种社会以及不同社会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人们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同时也在学习文化、获得文化.语言又是一种行为,在各个不同的社会,乃至一个社会的不同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语言规范和语言个性.语言是反映一个民族文化特征的重要手段之一.一个民族的语言特点,常常反映这个国家的社会、文化及生活等特点.语言与文化相互紧密地交织在一起.文章试对中英语言文化的部分差异做浅显的比照.揭示语言的文化内涵及其赋予词汇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36.
旅游业发展与旅游专业外语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旅游业的迅猛发展需求大量的旅游专业外语人才。为适应这种需求 ,旅游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必须改革  相似文献   
37.
本文从七个方面探讨了信息技术对中外语教学的变革,并从四个方面对政府和高校的教学管理部门提出适应变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38.
从第二语言习得的角度分析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这两种过程在外语学习中的认知规律和作用.通过对这两种过程的比较,分析了它们在指导学生外语学习时可以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39.
薛燕华 《社科纵横》2005,20(5):249-250
经过了一个多世纪,国外外语教学法形成了五大流派,它们各具特点。研究各流派的特点及现状,探索适合于中国外语教学模式,对推动中国外语教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很有益处。  相似文献   
40.
建构主义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认知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建构主义理论在外语教学领域中逐渐流行起来,成为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主流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其教学理论,包括知识观、学习观、教师观和课程观在外语教学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外语教师通过学习并研究建构主义理论,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推进外语教学的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