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7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26篇
管理学   698篇
劳动科学   23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40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452篇
理论方法论   78篇
综合类   1257篇
社会学   105篇
统计学   11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53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149篇
  2011年   180篇
  2010年   172篇
  2009年   209篇
  2008年   209篇
  2007年   183篇
  2006年   194篇
  2005年   190篇
  2004年   169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122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2 毫秒
991.
现代企业制度在带来规模经济、专业化分工、资本与技术的结合等诸多好处的同时,也使得所有者必须面临其权益被经营者侵害的风险。为了防范现代企业制度中委托人面临的风险,必须建立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经营者的市场化。  相似文献   
992.
论商事代理     
本文从比较两大法系代理制度理论基础,即区别论与等同论的异同入手,结合分析代理制度在我国的发展现状,指出了法律实践与制度的脱节。并建议能从民法通则及相关法律制度、改良引入英美法系代理制度、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几个方面来完善我国商事代理制度。  相似文献   
993.
家族的契约性质与我国中小型家族企业契约治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族企业是一种“嵌入”于家庭组织结构及其治理机制之上的特殊企业契约。从家族的契约性质出发,分析中小型家族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时产生的代理问题,中小型家族企业因其自身特点宜采用包括关系治理、伦理治理与亲情治理在内的多重契约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994.
在现行刑法典中,除贪污罪外,仍未明确受委托从事公务人员的法律地位。受委托从事公务人员的法律地位是由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予以明确的。但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存在诸多不明确、不合理的地方,大多属于越权解释。将受委托从事公务人员的严重渎职行为予以犯罪化是必要的。在实行罪刑法定原则的条件下,不宜通过司法解释和立法解释的方法,而应通过刑法修正案的立法方式将受委托从事公务的人员纳入国家工作人员范围。  相似文献   
995.
本文在系统地回顾了国外自Jensen和Meckling(1976)后有关管理层持股与绩效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探讨了管理层持股激励有效性各派观点迥异的内在原因,认为实证研究中对管理层及其持有的股权以及公司绩效的界定和测度不同、所使用的研究方法、采用的解释变量不同及对管理层股权内生性的认识不同是导致不同实证研究结果的主要原因,并对我国现阶段公司治理激励机制的建设提出了一些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996.
社区政府与社区组织的委托代理关系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0引言社区组织一般被认为是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 entalorganization)或非营利组织(nonprofit organization)。而非营利组织是一个有不同理解的概念,不同国家对非营利组织有着不同的用法,比如,常见的概念有“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志愿组织”(voluntary organizat  相似文献   
997.
在公司治理互相牵制的管理与监控两种权力之间——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于是有代理问题(agencyproblem)的产生,为了解决代理问题,公司治理机制因应而生。近年来股东(所有者)提供高级经理人优厚的薪资与奖金,其实就是希望能够避免代理问题的发生并且激励经理人能以股东利益、公司利益为大前提,来管理公司。本研究的目的即是希望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出发,探讨高阶经理人薪酬结构的设计。  相似文献   
998.
传统观点对善意取得制度的起源分析存在谬误,据此阐释善意取得的理论基础,均无法说明善意取得对占有委托物和占有脱离物相区分的必要性。危险引受理论原主要适用于不动产相邻关系,但其可以作为解释善意取得制度区别占有委托物和占有脱离物的理论根源,并与交易安全之保障共同构成善意取得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99.
1000.
论自然物的法律主体资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海涛 《社科纵横》2004,19(3):79-80
从传统法学理论而观 ,法律主体只能是人或“模拟人” ,以自然物充任法律主体是不可接受的。本文欲探讨自然物之法律主体资格问题。择其要者可分为 :自然物成为法律主体的理论依托及实践可操作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