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54篇
  免费   322篇
  国内免费   100篇
管理学   1013篇
劳动科学   50篇
民族学   203篇
人才学   196篇
人口学   15篇
丛书文集   2516篇
理论方法论   403篇
综合类   6045篇
社会学   1038篇
统计学   97篇
  2024年   73篇
  2023年   265篇
  2022年   118篇
  2021年   245篇
  2020年   266篇
  2019年   214篇
  2018年   110篇
  2017年   223篇
  2016年   261篇
  2015年   394篇
  2014年   867篇
  2013年   670篇
  2012年   824篇
  2011年   891篇
  2010年   800篇
  2009年   826篇
  2008年   912篇
  2007年   731篇
  2006年   514篇
  2005年   505篇
  2004年   386篇
  2003年   331篇
  2002年   330篇
  2001年   287篇
  2000年   210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81.
本文从旅游主体、旅游资源及旅游媒介等三个方面论述了隋唐时期中国旅游文化出现的新特点,一是中、下层知识分子的崛起造成了古代旅游重心的下移;二是旅游资源的全面开发。同时,也阐明了这一时期山东旅游文化的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82.
尽管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所体现或追求的教师人格形象有所不同,但从教师成长的全程来看,都是教师专业化进程中的必经阶段。我们应该抓住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契机,完善教师人格形象,加快小学青年骨干教师向学科带头人的转变。  相似文献   
83.
《西厢记》和《牡丹亭》被誉为我国古典戏剧的“双璧” ,不仅因为它们突破了前人关于爱情婚姻的主题内涵 ,而且分别塑造了崔莺莺和杜丽娘这两个各具时代特点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84.
“狐狸”作为一个独特的自然、人文和人性美的形象,置身于(《聊斋志异》的审美体系中,这是蒲松龄的大胆创造.在《聊斋志异》中,蒲松龄为传统文化语境中的美女狐精翻案,使狐狸不仅成为人性真善美,特别是女性真善关的象征,重要的是,它又是女性聪明、智慧的化身.本文从狐狸形象的产生与来源:蒲松龄的大胆创造:人性“真善美’特别是女性真善美的象征三个方面,论述了蒲松龄对传统狐狸形象的审美改造和赋予的审美新价值.这一切,都是与作者对女性的新认识和新理解有关.  相似文献   
85.
速度和节奏是相互联系着的两个概念,速度节奏的变化和音乐的其它一些元素一样,共同对音乐的表演、音乐形象的塑造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6.
政府形象管理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政府形象管理是指在政治日益民主化、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 ,现代政府必须开展的一项高水平、综合性的现代管理工程。政府形象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 :政府总体形象设计、政府工作质量、政府政策形象、公务员形象、环境形象、传媒形象以及政府危机等方面的管理  相似文献   
87.
从媒介形态变化看媒介文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迄今为止 ,人类经历了三次大的媒介形态变革 :印刷媒介、电子媒介以及现在尚未完全定型的数字媒介 ,口头传播—书面语言—电磁波语言—数字语言 ,是这几场革命的主要催化剂 ,正是它们带来了人类传播史上的三次媒介形态大变化。印刷媒介扩大了信息接收的时空范围 ;电子媒介以可视可感的形式传播信息 ,强化了人们对图形信息的接受能力 ;数字媒介几乎改写了传播的全部面目 ,网络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之一 ,对社会经济、文化都可能发生深远的影响。当前 ,我们正处于这种媒介并存的混合媒介时代 ,媒介文化也因此带上了“混合媒介文化”的特征 ,而且还将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期。  相似文献   
88.
媒介是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无论是从媒介全球化的发展态势来看,还是从我国传媒的竞争格局来看,民族文化都面临重大的挑战,与异域文化之间的受众争夺已是不可回避的事实。我们的民族文化除了关注本土受众之外,还要争取海外的华人受众、在中国的外国受众和跨越国界的受众。  相似文献   
89.
西方现代性源起的中国灵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形象曾经作为西方现代文化乌托邦精神的象征,参与构筑西方现代性经验.中国形象进入西方现代文化,先后出现了"大汗的大陆"、"大中华帝国"、"孔夫子的中国"三种形象类型,经历了器物、制度、思想三个阶段.马可·波罗时代强调的是物质上富强的中国形象,门多萨时代强调的是制度上完善的中国形象,伏尔泰时代强调的则是一个思想上具有深刻启蒙意义的中国形象.在西方现代性经验中纵深研究中国形象,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现代性是一个跨文化空间生成的概念,正如中国现代性离不开西方的启蒙,西方现代性中也有中国灵感.  相似文献   
90.
曹禺笔下的"火"与"水"--从繁漪到愫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亚梅 《社科纵横》2006,21(5):108-110
在我们学习研究曹禺先生戏剧文学创作的特征及规律时,会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曹禺先生创作的大部分作品中都有一个突出的女性形象,她们触动戏剧矛盾的萌发并带动戏剧情节的发展。《雷雨》中的繁漪和《北京人》中的愫方就是这样两位被作者寄予最深情感的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