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14篇
  免费   133篇
  国内免费   70篇
管理学   5302篇
劳动科学   257篇
民族学   369篇
人才学   3411篇
人口学   81篇
丛书文集   2168篇
理论方法论   805篇
综合类   10558篇
社会学   7343篇
统计学   223篇
  2024年   70篇
  2023年   205篇
  2022年   130篇
  2021年   254篇
  2020年   318篇
  2019年   238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398篇
  2016年   693篇
  2015年   859篇
  2014年   1761篇
  2013年   1872篇
  2012年   2663篇
  2011年   3255篇
  2010年   3206篇
  2009年   4383篇
  2008年   3752篇
  2007年   1681篇
  2006年   952篇
  2005年   914篇
  2004年   509篇
  2003年   623篇
  2002年   497篇
  2001年   452篇
  2000年   354篇
  1999年   138篇
  1998年   86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新课程标准的制定和实施,给我国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就是对学生进行管理,因此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会对整个高职院校的发展以及学生的培养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我国很多的高职院校在学生管理工作当中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亟需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加以解决和创新。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在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分析,提出了几点创新管理模式的建议和对策,希望能够对相关的学生管理人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13.
通过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黄淮学院大学生体育运动项目的选择、认知、态度和参与状况进行调查,并研究大学生健身路径和器械使用的效果以及健身需求等情况,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建议和对策,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丰富体育活动内容和手段提供参考依据。本选题将从理论上论证大学生体育健身方式调查与研究的价值,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健身的方式和手段,使学生在自主体育锻炼形式下能合理的控制运动负荷,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通过体育运动中学生之间的人际交流的作用和体验运动中的乐趣,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健身的运动习惯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最终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分析共青团宁波大红鹰学院委员会的现状,揭示我校总院团委学生干部培养的问题,研究实施适合我校学生干部培养措施。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如何才能上好一节音乐课呢?通过创设的音乐环境,使学生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肢体的动作使学生获得自由舒展,爱学生是上好音乐课的起点和基础,根据教材,课前做好有效备课;利用各种手段上好音乐课,使其对音乐的情感获得充分表达,做到了寓教于乐,即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有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  相似文献   
16.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刚开始步入社会,所以交际能力较差。对此,教师在教学时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从而将自己的想法清晰、准确地表达出来,不断增强自身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7.
18.
19.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指标,是国家赋予高校的神圣使命。高校基层团组织作为联系、凝聚青年、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的一线单位,在服务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校团委在服务学生科技创新的具体实践中努力开拓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新局面,然而,工作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高校开展科技创新教育工作应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营造良好校内创新氛围、整合学校资源、创新管理机制、支持和鼓励师生创新,为学生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20.
信息化的管理平台模型,主要是以学校的局域网的平台上将信息技术进行整合,将以信息化网络为平台的学生管理模式不断完善,在学校的基本指导方针下,通过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的不断循环,逐渐将管理模式变得完善,作为工作人员,成熟的思维模式和稳健的操作方式是必须要具备的基础.为全面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广大师生的信息素养和驾御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水平和效能,特从学生、老师、学校三个层面进行信息化重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