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8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148篇
劳动科学   52篇
民族学   19篇
人才学   33篇
人口学   25篇
丛书文集   398篇
理论方法论   149篇
综合类   638篇
社会学   171篇
统计学   2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147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165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131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1 毫秒
21.
大学生弱势群体透视及扶植途径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由于经济上的弱势导致学业、身体、心理上的弱势,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贫困学生面临诸多的现实困难成为大学生中的弱视群体。为帮助贫困学生走出困境,学校应加强对其进行思想上的教育、经济上的扶助和学习上的辅导,以促其自信、自立、自强,从而成长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者。  相似文献   
22.
长期以来美国主流社会对白人种族主义的现实存在与危害的漠视,致使种族歧视行为至今在美国社会各个方面仍普遍存在,不仅给美国黑人造成了难以弥合的精神创伤,而且对美国社会具有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为了修正美国历史上对一些弱势群体的不公正与歧视,20世纪60、70年代美国政府颁布和推行了一系列优惠和照顾黑人等弱势群体的政策、法令,即"肯定性行动"计划.然而,这一计划却激起了从而普通白人男性的强烈反对,引发了"逆向歧视"之争.  相似文献   
23.
“零就业家庭”是城镇居民中的弱势群体,解决他们的就业难问题.是维护社会稳定、体现民本关怀的重要途径,是各级党委、政府关注民生、助民解困的工作重点。南江县由于受工业发展滞后、企业改制遗留问题较多等历史因素和安置条件的制约,全县零就业家庭就业难问题一直困扰弱势群体解困工作。  相似文献   
24.
关注高校心理弱势群体,加强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他们进行有效的调适,是当前高校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针对高校心理弱势群体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有效地分析,并提出了具体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5.
维权信箱     
当今的社会,是法制社会,法律是每个人权益的有力保障。当您的权益,特别是弱势群体的权益受到侵害,而又不知所措时,请告诉我们。本栏目将为您提供力所能及的法律帮助。来信请寄本刊“维权信箱”咨询律师收。E-mail:tanglugan@163.com  相似文献   
26.
感恩意识缺失是城镇青少年弱势群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处于弱势境地的青少年极易产生各种不良的心理和情绪。致使他们感恩意识的缺失。这一问题的成因又是由体制、家庭和个人等多方面因素构成。因此,国家和社会有必要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教育策略来予以应对,最终唤醒城镇青少年弱势群体的感恩意识,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促进他们更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27.
城口县司法局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认真贯彻国务院《法律援助条例》,充分发挥法律援助职能,把法律援助民心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扶贫助弱、维护公正”为宗旨,克服县情贫困、条件艰苦、援助量大、经费紧缺等重重困难,全面出色地完成了为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工作任务,深受广大农民群众赞誉。  相似文献   
28.
顾霞 《劳动世界》2014,(1):14-14
所谓弱势群体,国际劳工组织解释为最容易受到经济衰退和就业形势恶化影响、有较高的受劳动力市场排斥风险的群体。这一群体是由缺乏工作经验的年轻人、长期失业者、老年失业者、进城务工的农民和残疾工人组成的。  相似文献   
29.
高校经济弱势群体作为高校弱势群体的主要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发展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精神扶贫作为扶助高校经济弱势群体的新路径,可以弥补物质扶贫路径的不足。分析高校经济弱势群体成因及不良心理,阐释精神扶贫的重要价值,可以使精神扶贫与物质扶贫共同成为对高校经济弱势群体的双重扶贫路径,帮助高校经济弱势群体实现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30.
农民工①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为国家和社会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是他们处于社会的弱势和边缘状态,无法分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对此,文章分析了农民工弱势地位的基本表现,农民工弱势地位的产生原因,提出改变农民工弱势地位的途径:赋权和增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