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396篇
  免费   1188篇
  国内免费   241篇
管理学   8732篇
劳动科学   312篇
民族学   505篇
人才学   831篇
人口学   428篇
丛书文集   8418篇
教育普及   1篇
理论方法论   1548篇
综合类   19912篇
社会学   2053篇
统计学   4085篇
  2024年   179篇
  2023年   519篇
  2022年   310篇
  2021年   582篇
  2020年   600篇
  2019年   658篇
  2018年   369篇
  2017年   634篇
  2016年   909篇
  2015年   1229篇
  2014年   2563篇
  2013年   2175篇
  2012年   2747篇
  2011年   3174篇
  2010年   2952篇
  2009年   3387篇
  2008年   3584篇
  2007年   2666篇
  2006年   2436篇
  2005年   2547篇
  2004年   2446篇
  2003年   2409篇
  2002年   1968篇
  2001年   1837篇
  2000年   1546篇
  1999年   690篇
  1998年   413篇
  1997年   300篇
  1996年   227篇
  1995年   162篇
  1994年   132篇
  1993年   116篇
  1992年   98篇
  1991年   100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论点摘编     
《学术界》2015,(2):245-250
当代哲学基本上是一种文化哲学欧阳谦撰文《当代哲学的"文化转向"》指出,当代哲学无疑进入了一个后形而上学时代,甚至可以说进入了一个后哲学时代。柏拉图以降的传统形而上学遭到普遍拒斥,哲学由此而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变革。对于当代哲学的这些新面貌,人们往往冠以"语言  相似文献   
22.
田耕 《社会》2019,39(1):71-97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社会学民族志在田野工作和叙事复兴中与传统人文学汇聚,显著扩展了自己的学科边界。但是,这种扩展并没有解决社会学民族志在深度的经验发生和强烈的理论诉求之间遭遇的紧张。对于这种紧张,本文主张再访早期社会研究的田野,即19世纪末期到一战之前的若干典型研究,从中反思早期社会学田野工作是如何在“直接经验”的倾向中完成类型化,以及如何在这个经验感获得的同时改变对社会世界的道德想象。早期社会学的田野工作的力量之一不在于以规范的诉求压制经验感,而是以独特的情感结构连接经验的观察和道德理想的重生。由此,我们不仅需要反思诸如社会调查到社区研究这样的简单思路,更要重新理解理论史上所谓的“进步主义式”的道德本身。这一工作对重新认识早期社会研究和今天的社会学民族志都具有意义上的准备。  相似文献   
23.
"VP之前"是日常交际中经常使用的短语,意即"在VP这个动作之前",是一种时间表达格式,由动词成分"VP"和时间标记"之前"构成。本文首先从构成成分的选择与限制条件对结构做了初步的分析。"VP之前"结构有两种形式,肯定形式"VP之前"与否定形式"没VP之前"。按常理说,两个相反的形式理应表达相反的意思,但实际交际却复杂得多,两者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差别,本文在第二部分做了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24.
25.
杨苹苹 《北方论丛》2022,(1):127-134
关于经济停滞问题的探讨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传承。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十余年,资本主义经济停滞趋于常态化。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从资本积累与支撑这一积累的制度环境之间的矛盾出发,发现了主流经济学探讨资本主义经济停滞所忽略的制度性因素。积累的社会结构学派沿着"中间层次"的路径,将2008年金融危机界定为系统性的结构危机,认为新自由主义SSA的失灵是此次经济停滞持续的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停滞引发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治理危机升级,一系列政治、社会和文化危机不断加剧。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从微观层面深刻把握了资本主义制度转型的轨迹,但并未深入探讨开展根本的制度变革。在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境遇下,中国在参与全球治理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并推动世界经济政治新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6.
在年代辨析的基础上,深入研究荆门罗坡岗墓地分区及其族氏结构,调整了荆门罗坡岗墓地的年代,建立了4期7段的年代序列.在此基础上,对墓地分区作了细致分析,对各区特征及其历时性演变进行了探讨.发现各区葬俗统一性不同,其内部族氏构成不能一概而论,并结合其他墓地的材料,认为楚国墓地的族氏构成应存在族氏复杂与族氏单纯的情况.  相似文献   
27.
本文选取巴基斯坦与阿富汗边境普什图部落地区作为案例,建立一个解释部落地区为何冲突频发的分析框架。"氏族""部落""部落群"等概念是具有不同外延的族群指称,在分析部落地区安全时首先应界定地区冲突主体为何者。权力、认同、安全、财富四项因素是部落地区暴力行为主体发起冲突的主要驱动力,但需要在部落社群结构视角下进行考察。当社群外的异质力量试图进入部落体系时,会刺激社群结构产生变化,促发地区冲突呈现新样态。巴阿边境普什图部落地区发生或被卷入的重大冲突事件证明了上述因果逻辑。  相似文献   
28.
29.
唐山方言中,有两种特殊的动补结构可能式,一是肯定式中的动词性词语加"了",二是否定式中的动词儿化形式。这两种格式中,肯定式中的"了"和否定句中动词儿化起的可能是补语的作用,前者来源于"V得了"中的"了",而后者相当于"V不了"中的"了"。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