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0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19篇
管理学   25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81篇
人才学   25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530篇
理论方法论   69篇
综合类   2035篇
社会学   122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153篇
  2012年   181篇
  2011年   213篇
  2010年   203篇
  2009年   210篇
  2008年   219篇
  2007年   171篇
  2006年   188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41.
灌阳方言有22个声母(含零声母),其中浊音声母b、d、dz、d、g是普通话中所没有的;有31个韵母,其中yo是普通话中所没有的。灌阳方言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4个声调,其调值分别为214、33、54、24。关于灌阳方言声母、韵母的拼合关系大体如下:p、p‘、b、m组声母和tt、‘、d组声母不与撮口呼拼;声母和tst、s‘、dz、s组声母以及k、k‘、x、g组声母不与齐齿呼、撮口呼拼;t、不与开口呼拼;t‘d、不与开口呼、合口呼拼;l和零声母能与四呼拼。但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声母虽然能与某呼拼,但不一定能与该呼的全部韵母拼。  相似文献   
42.
挪威学者易德波教授多年、多次到中国江苏扬州,田野调查“扬州评话”。运用西方多种学科、多种方法对中国曲艺之一的扬州评话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3.
李荣先生1985年首次将山西省及其毗连地区有人声的方言从官话中分出称作晋方言.丁邦新、王福堂等先生不同意将晋方言分立为与官话平行的十大方言之一,只同意作为官话区的一支次方言.文章认为,首先要限定"早期"的时代,用早期的标准就可以将晋方言从官话中分出.  相似文献   
44.
方言是极具地方和民族性格特征的一种表现,也是特殊的文化现象。辽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东西南北各有不同的语音语调。用文字的形式表述方言的特点,也是本刊的一个尝试。意于相声、小品之外,更多了解辽宁人的不同生活侧面。本刊今起将开设"东北话"栏目。相信它能通过对我们习以为常的一些用词用语加以归纳梳理,帮助国内外读者走进辽宁人丰富多彩的真实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45.
计算机辅助方言研究和语音语料库建设不但有助于方言调查研究现代化,而且对口语语料库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研制CADI系统和胶东方言语音语料库的目标、原则、方法和过程,并对其功能的实现及应用价值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46.
考察安徽芜湖话中“得”的虚词用法和构词语素用法:一、相当于普通话介词“在/到”;二、相当于普通话动态助词“着/了”;三、相当于普通话语气词;此外,“得”还相当于某些构词语素。与早期白话文进行对比,其中某些现象是历史遗留下的痕迹。  相似文献   
47.
本文以对河北官话方言区词语重叠形式的调查为基础,对河北官话方言区形容词的重叠形式进行了描写。描写的重叠式包括:ABB式、AB又/也AB式、A里AB式、A又/也A式、A上A式、AA着呢式、AAA着呢式、AA式等。并通过与普通话和其他方言的对比,揭示了描写对象在表义特点和句法功能等方面的特点。文章的最后谈了对与形容词重叠有关的几个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48.
以西昌方言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的文白异读(文/白读:我,[?o314]/[?a 33];你,[li314]/[?ia33])为研究对象,分别归纳第一人称 和第二人称文读、白读的使用情况,总结相关语法规则,发现无论是“第一人称”还是“第二人称”文读使用范围均比白读广;此 外,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文读的起源均与四川话(西南官话)的基本语音规律一致,而白读的起源与语言接触,特别是北方方言 和南方方言以及少数民族语言的接触有关。通过研究,旨在分析文读使用范围较白读广的原因以及语言接触如何产生出文白 异读的现象。  相似文献   
49.
"籺"是粤西地区特色的方言词。在粤西地区,其使用具有较大程度的一致性和丰富性。透过粤西地区丰富多彩的"籺"类词可挖掘粤西地区的民俗风情。  相似文献   
50.
语言是民风民俗的重要表现形式,它能帮助人类交流思想,沟通感情。语言禁忌是人们对语言的迷信和崇拜,认为语言与事物之间有着某种神秘的联系,不吉祥的话语能招致不吉祥的事情发生,这就使人们对不好的事情的禁忌心理转化成了对语言的回避,因此便有了委婉语的出现。委婉语作为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修饰效果。民俗有崇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