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58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9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162篇
理论方法论   17篇
综合类   161篇
社会学   45篇
统计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浅谈江泽民科技思想的主要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历来十分重视科学技术问题 ,他密切结合国际形势和我国的具体国情 ,及时地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 ,并就许多重大科技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见解 ,逐步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科技思想。江泽民科技思想的主要内容具体体现在科技创新、科技人才、科技体制、科技普及、科技法制、科技伦理等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82.
科学技术普及(简称科普)工作就是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以推动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为目的,以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参与的方式为载体,以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反对和抵制伪科学为内容,以提高人的科学素质和整体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83.
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排球运动的市场化,对排球运动后备力量的培养和群众基础的建立提出了新的问题,加大中学排球队的建设力度是普及排球运动人口和培养后备人才的必经之路,也是中国排球运动的希望所在.  相似文献   
84.
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宣传,重点对象是广大农村的农民和城市居民。对此,乐山市社科联坚持“以人为本”,以切合群众的适用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面向基层,面向大众,面向社会抓好社科知识的普及宣传。  相似文献   
85.
切实提高基层干部群众理论教育和理论普及的有效性,是当前理论教育宣传领域的重要课题.传统传媒(报纸、会议、文件)虽然是目前广大基层干部群众接受理论教育和理论普及的主要途径,但其教育宣传效果却越来越不能适应和满足新时期、新形式下理论教育宣传工作的需求.那么,电视、广播、网络等现代传媒能否提高理论教育和理论普及的存效性呢?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对此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86.
12月10日,是“世界人权日”。就在这个中国人还不习惯于看重的日子,饶有兴致地读及一篇有关人权的报道: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董云虎谈论第一本中国人权状况白皮书出台的一些背景(据《新京报)2006年12月5日)。  相似文献   
87.
就丛书谈丛书,不是我的风格。既然答应做主题]讲,我希望说开去,将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推出“世纪人文系列丛书”,作为中国出版变革的一个案例来展开论述。在正式讨论之前,我先发两句感慨:第一,做出版,是能上瘾的;第二,在中国做出版,还有戏。民国年间的张元济、王云五不用说,即便前  相似文献   
88.
文章着重探讨了如何将英语普及化,为经济发展服务,提出五个应对策略:提高英语普及率,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开办英语广播频道,设立双语岗位,采取行政干预.  相似文献   
89.
美声艺术的普及受演唱技巧、东西方文化差异的限制 ,受语言及作品滞后的限制。要想普及美声艺术 ,就必须在创作与演唱风格上走民族化的道路 ,走大众化道路 ,从娃娃抓起  相似文献   
90.
写作学科如何适应当前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需要,从而求得自身的存在和发展呢?本文认为,要以毛泽东《讲话》的精神为指导,正确处理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当前,很有必要在各行各业和各种类型各种专业的学生中普及写作,以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写作水平,适应祖国四比建设的需要。要达到这个目的,则有赖于写作学科的发展,作者认为,必须进一步破除“重文轻笔”的传统偏见,继承古代写作理论的优秀遗产.面向四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才能建立起一套崭新的有中国特色的写作理论体系。使写作得到真正的普及和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