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0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50篇
劳动科学   8篇
民族学   14篇
人才学   29篇
人口学   30篇
丛书文集   268篇
理论方法论   108篇
综合类   702篇
社会学   86篇
统计学   71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57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71.
和谐社会内涵丰富,各学科理解各不相同。从经济学视角来看,和谐社会是资源配置帕累托有效、收入和财富分配严格公平。通过完善市场经济制度等措施,可以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72.
桃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祈育功能是它的最初功能,这是原始社会母体崇拜的必然结果;后来因为男根崇拜的出现、母体崇拜的衰落以及鬼魂观念的发生,桃的祈育功能被严重削弱,而它的驱鬼辟邪功能则得到广泛接纳与传承,最终占据了主导的地位.  相似文献   
73.
为切实提高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党和国家加大了对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支持力度,学界也进行了诸多努力和尝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高校思政课实效性提升也要警惕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着力点偏重于形式、实效性提升的实践运用滞后于理论创新、教育对象对思政课重要性认知度需强化、新媒体与思政课有效融合待深入的困境。面对以上难题,借助帕累托改进理论,洞悉高校思政课实效性提升面临的困境,提出有效的方法和对策,助力高校思政课朝着更优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4.
网络流行语可能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正面或负面影响。本研究结合当下大学生群体提及次数较多且与价值观相关的10个网络流行语,从知晓度、认可度和使用度三个层面,在“五育并举”视域下探究网络流行语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5.
价值立场的问题一直是社会科学研究中重要而又容易引起争议的问题,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其自身的一套研究方法,同时也涉及到遵循何种价值立场的问题.从经典的社会学家那里我们可以获得这样的启发,在研究社会现象时我们总是带有一定的目的或者说价值兴趣,但在研究过程中则应该努力做到价值无涉,还原事实本身.  相似文献   
76.
已有研究运用全国生育率统计数据,验证了利用初育年龄能够对终身生育率进行较为准确的估计。在此基础上,文章应用2010年江苏、安徽、河南、湖南和四川五省以及2013年吉林省的农村人口整村抽样调查数据,对初育年龄和终身生育数量的显著负向相关关系进行了再次验证,并通过对微观个体生育行为的分析,发现这种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其他因素对二者同时产生的反向影响,并从队列视角讨论了农村人口生育水平的估计方法。实证结果表明,育龄妇女受教育程度越高、初次生育前有过外出非农就业经历的,初育年龄越大,同时终身生育数量越少;其配偶的上述个人特征对于生育时机和数量的影响则表现出与前者相异的作用。虽然独生子女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二者之间的负相关性,但是随着生育政策的逐步放宽,文章所使用方法的可靠性也将增强。因此,对于经历了明显时代变迁的农村人口而言,利用同样为队列指标的初育年龄估计终身生育水平的方法,更有利于对农村人口的变化趋势进行长期预测,从而为人口预测工作以及相关人口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77.
晁补之的山水诗既对山水景物作形象逼真的描绘,以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地再现了山水的优美情状,描绘出绮丽明媚的自然美景,也借山水陶写了诗人的内心情感.晁补之的田园诗真实地描摹了乡村秀丽的景色,诗作体物精微,寓意深远.晁补之将其品格操守、人生感受通过所咏之山川风物含蓄委婉地表露出来,诗中景物贯注着诗人的情感,融凝着诗人的精神,蕴贮着诗人的气度,呈现着诗人的襟抱.  相似文献   
78.
"发愤抒情"是屈原表达其创作旨趣时提出的诗学观念。杨宪益、戴乃迭以情译诗,努力传达《楚辞》的情感力量、道德境界、文化意蕴,体现屈原的"哀与悲""恐与惜""思与怀"之情感。他们以传播中国文化的价值与灵魂为翻译目的,以源语为中心力求保存原作的要义,同时也考虑到目的语读者的期待视野和接受能力,采用直译、意译、释译相结合的方法,尽量使译文产生与原文相似的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79.
国学经典是我们中华民族丰富的传统文化瑰宝,传承国学经典有利于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使人们共享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接受教育,提升境界。读国学经典,做君子淑女,让我们的孩子更加知书达理,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完美和谐。  相似文献   
80.
转型期青少年种种心理缺陷愈显突出,其现状不容乐观,已成为当今社会问题之一并被教育界所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把心育工作纳入学校的“五育”之中,全方位加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注重采取对症有效的心理调适策略,努力实现学生心育工作的全面优化与整合刻不容缓、时不我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