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6篇
管理学   8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2篇
社会学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探究正念对幼儿园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影响,以及心理资本和工作投入在其中的作用,以河南、陕西两地参加国培计划的597名幼儿园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教学正念量表、心理资本量表、工作投入量表、工作满意度量表进行测量。结果发现,幼儿园教师正念、工作投入和工作满意度在教龄、学历、园所位置上差异显著;正念、心理资本、工作投入及工作满意度两两显著正相关;正念显著正向预测工作满意度;心理资本、工作投入在正念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具体而言,正念通过三条路径影响幼儿园教师工作满意度:心理资本的单独中介作用、工作投入的单独中介作用以及两者的链式中介作用。培养正念型幼儿园教师,重视心理资本及工作投入的发展可提高幼儿园教师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正念(mindfulness)一词源于东方禅修,现已发展成为一个多层次的内涵丰富的概念,本文所指的正念不仅是一种意识状态或心理特质,还是一系列基于正念的干预方法,称为正念训练(MT)。近年来,对正念的研究逐渐从其临床效果转向探究其产生的积极效应,如正念冥想在促进积极情绪调节、增强幸福感、怜悯和共情以及促进个体的身心健康行为调节能力和社会互动关系上的重要作用。由此可以认为正念训练能够显著提高人的乐商水平,从而促进其身心健康,增强幸福感。  相似文献   
13.
14.
人际公民行为作为组织公民行为的重要维度,指同事之间非工作要求的一些帮助行为。已有研究发现,关系质量和网络中心性等社会网络层面的因素对人际公民行为产生影响。然而,关于社会网络之外的前因探索则相对缺少。引入心理学中的正念,探讨其对人际公民行为的影响以及信任的中介作用和工作关联性的调节作用。基于342份有效问卷数据,进行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员工正念水平对同事信任和人际公民行为均有显著影响,信任在正念和人际公民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工作关联性对信任和人际公民行为的关系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运用正念理念促进餐饮业员工创新,并改善服务质量。通过分析餐饮行业的经济地位、创新的关键性,以及正念作为影响因素的研究意义,进行了基于正念的餐饮行业员工培训方案设计与实施、创建支持和持续发展正念文化的工作环境、建立正念导师团队和支持系统等策略研究,以创建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激发员工潜能,提高服务品质,为餐饮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通过对吉林省长春市、四平市两所中学的260名在校学生被试进行施测,检验修订的正念五因素量表(FFMQ)在初中生群体中的信度与效度。研究结果表明,该量表的重测信度、结构效度和校标效度基本符合心理测量的要求,因此FFMQ可以作为测量初中生群体的正念水平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7.
正念训练可以引导领导者在工作中减少主观情绪干扰,秉持理性、乐观、开放、包容的态度而对自我与下属进行情绪管理,继而提升团队业绩、构筑积极精神风貌、提升合作效率,并增强管理灵活性。实施正念训练的方式有文化反思、自我控制、关系调控、感受他人等。  相似文献   
18.
冯星宇  韩平 《管理评论》2024,(1):175-187
本研究以压力认知交互理论与持续性认知理论为基础,引入工作反刍(问题解决沉思和情感反刍)与特质正念作为中间变量,基于385份纵向问卷的结构方程建模结果,得到如下结论:(1)员工对工作压力源同时产生挑战、阻断和威胁性评价。挑战性压力源主要引发挑战性评价,而阻断性压力源主要诱发威胁性评价。(2)挑战性评价引发了员工在非工作时间的问题解决沉思,阻断和威胁性评价则诱发情感反刍。“压力源→认知评价→持续性认知→幸福感”的链式中介关系成立。(3)特质正念强化了员工对挑战性压力源的积极评价,减弱他们对该类压力源的负面评价,但员工对阻断性压力源的初步认知评价不受正念影响。(4)特质正念加快将员工对压力源的积极初步认知转化为积极持续认知,同时减缓他们对压力源的负面认知转化为负面持续性认知,最终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幸福感。研究揭示了压力对幸福感的复杂作用机制,为管理者制定针对性的压力干预措施提供了启发。  相似文献   
19.
强制性公民行为是背离了员工初衷的组织公民行为,也是诱发员工职场偏差行为的影响因素。员工的时间侵占行为作为一种极具隐蔽性、形式多样且低风险性的职场偏差行为,既可以帮助员工在组织中营造出“似好”的强制性公民行为假象以迎合组织的期待,又可以缓解员工由于被迫实施组织公民行为的消极体验,但对于组织来说则是一种“实坏”的结果。引入情绪耗竭这一中介机制,既丰富了强制性公民行为与情绪耗竭之间关系的理论视角,又为强制性公民行为通过情绪耗竭影响员工时间侵占行为提供了合理的解释机制。员工正念通过使员工的情绪耗竭状态得以缓和,来缓解情绪耗竭在强制性公民行为及员工的时间侵占行为这二者之中扮演的完全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20.
源自亚洲古老的正念禅修的心理的"正念疗法"在今天的隆重推出,既是人类心理治疗领域的一场根本变革,又为我们自身生命的哲学思考提供了难得的理论启示。它不仅使我们对自身生命的把握从唯心主义一统回归于身心一体,不仅使我们重新认识到生命意向的"意"作为身心之桥梁的中枢性地位,还使我们在其之于"意"的训练的强调中,再次发现了为今天西方生命哲学所忽略的生命之"修行"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同时,由于把身心一体更多理解为一种个体式的身心一体,其又导致了"正念疗法"之于心理的"社会治疗"方面的罔视和缺失。因此,这意味着,一种更为健全的人类心理治疗理论的确立,除了有赖于禅宗禅修精神的深入发掘外,还必须把那种在礼乐教化名下的儒家互主体式的"修身"思想同样纳入自己的理论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