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47篇
  免费   215篇
  国内免费   31篇
管理学   727篇
劳动科学   35篇
民族学   89篇
人才学   81篇
人口学   12篇
丛书文集   2388篇
理论方法论   517篇
综合类   3578篇
社会学   307篇
统计学   59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99篇
  2022年   140篇
  2021年   220篇
  2020年   211篇
  2019年   207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163篇
  2016年   246篇
  2015年   423篇
  2014年   561篇
  2013年   409篇
  2012年   359篇
  2011年   397篇
  2010年   374篇
  2009年   421篇
  2008年   501篇
  2007年   418篇
  2006年   382篇
  2005年   427篇
  2004年   341篇
  2003年   324篇
  2002年   299篇
  2001年   305篇
  2000年   167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邓小平的宪政思想对于现阶段我国的宪政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宪法至上是邓小平宪政思想的前提,发展民主是邓小平宪政思想的核心原则,保障人权是邓小平宪政思想的目的。掌握并运用邓小平宪政思想的基本理论,对于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的宪政建设,具有不可忽视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92.
论法律的形式合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的形式合理性理论是西方法治文明的产物,它通过研究法律外在的、理性的品质———形式合理性来理解法律现象。法律的形式合理性的基本特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法律的自治,法律必须具有公开性和稳定性,法律的制定和实施需要严格的现代程序,法律的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及法律人员的科层化。从法律的形式合理性的基本特征中可以看出其反映出的一种工具主义与理性主义的价值取向,它显然表明了法律的理性化程度的提高,因此,这种理论必然会为法治进步带来不可低估的作用,但其暴露出来的局限性也使法治面临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993.
从法治的角度看 ,由于调解不仅依据法定的授权进行 ,而且按照法律的规定  袁翔珠     开展工作 ,因而它完全符合法治的精神 ;从德治的角度看 ,调解充分体现了道德的感召作用 调 解 的 法 治 与 德 治和劝导作用 ,所以调解是法治与德治的经典结合。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是一个紧密结合的整体 ,正确适用调解、充分发挥调解的作用就要找准“法”与“德”的结合点  相似文献   
994.
2003年8月23日下午14:00—20:30在北京亚洲大酒店举行了“法治与人权———李步云先生学术思想研讨暨七十华诞志庆”活动。来自海内外的200余名李步云教授的同事、同窗、同乡、学生及其他亲朋好友到会庆贺。与此同时,由刘作翔、张志铭、柳志伟主编的纪念文集《法治理想的追求》(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即时发行。李步云,1933年8月生,湖南娄底人,1950年赴朝参战,是二等残废军人。他于1957年入北京大学法律系,本科毕业后又攻读研究生,师从法学泰斗张友渔先生,1965年研究生毕业;曾工作于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并任《法学研究》主编达五年…  相似文献   
995.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提出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现实所需,是我党执政理念的重大深化和发展.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是树立法律权威的需要,是经济建设的需要.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坚持教育的民本化思想,坚持并改善党的领导,警惕法治保守主义,重视法律职业群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6.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首次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准确把握江泽民同志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德治与法治的相互关联以及建设法治国家的主要途径等法治思想,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997.
法律概念与法治--兼为概念法学辩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概念法学的误解与偏见,直接模糊了我们对法律概念的认识。而在对概念法学进行辩护时,我们发现,法律概念所拥有的价值储藏及意义演进功能,竟然成为法治框架内合法性与妥当性冲突的根源。因而,法治的最根本问题,也就演变为对法律概念的解读问题。  相似文献   
998.
康就升 《探求》2003,(3):71-72,54
从文化层面上说,法治是一种文化,法治观念的树立、法治制度的确立、法治的实行都有其核心的基础,这个基础就是理性文化。理性文化既不同于跟着感觉走的非理性文化,也不同于空想浪漫的超理性文化。理性文化的建设对于法制社会的形成具有基础的作用。本文从新的角度、内涵、结构概述了科学精神、社会契约观念、平等自由民主观念等理性文化要素体系的法治基础价值。  相似文献   
99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依法治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依法治国是世纪之交相继产生的两大重要的成果 ,二者政治目标完全一致 ,具有高度的统一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不仅深化了依法治国的内涵 ,而且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对依法治国的领导 ,增强了党领导依法治国的合法性与艺术性  相似文献   
1000.
法治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代“和谐”社会与古代“和谐”社会的根本区别在于法治渗入了“和谐”社会的构建,法治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至少起着五个方面的作用一是法治在协调社会多元差异结构中的作用;二是法治在构建国家宪政制度和公权力结构中的和谐作用;三是法治在社会诸方面协调发展中的作用;四是法治在调整社会内部与外部关系和谐中的作用;五是法治在人与自然关系和谐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