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8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21篇
管理学   219篇
劳动科学   22篇
民族学   57篇
人才学   138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417篇
理论方法论   102篇
综合类   1118篇
社会学   632篇
统计学   1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153篇
  2014年   313篇
  2013年   217篇
  2012年   214篇
  2011年   232篇
  2010年   224篇
  2009年   218篇
  2008年   201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1 毫秒
81.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国内失衡、失序问题异常突出,核心价值观建设业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文章结合十八大进课堂的要求,站在中西两种文化视角,从文化软实力的涵义诠释入手,就大学修身、核心职业能力、习惯培养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2.
遵循注重专业技能的原则,从合理设置专业及专业课程、改革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建立职中学习专业技能的激励机制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培养职中专业兴趣的措施,以期为中职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3.
提高学的英语语音发音对提高民族学的英语整体水平起着不容质疑的基石作用。本文就如何开展该方面的教学、培养学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技巧提出一些浅显的建议。  相似文献   
84.
通过量化定性分析,找出学在应试中存在的应试能力差,通过率低等现象的几个主要原因.探讨高校学在大学英语应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缺陷,以期为学提供依据和方向,并对今后教学与应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5.
今年两会上,一些代表委员对职业教育尤其关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朱佳木这样说:"职业教育虽然在我们普通人的眼里不像大学本科教育那样令人称羡,但是在社会需求上不得不说这方面的学是供不应求的,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来调整我们的教育结构。"  相似文献   
86.
通过考查《左传》中赵氏家族的活动,甄别《史记·赵世家》《史记·韩世家》下宫之难细节的真伪,论证屠岸贾发动下宫之难发的可能,辨正赵武何时、何年加冠,解析《国语·晋语》赵武"少釁于难"所指何难,《左传》鲁襄公三十年(公元前541年)穆叔"赵武年未盈五十"中"未盈"之义,最终得出《史记》晋景公三年(公元前597年)屠岸贾发动下宫之难、赵武于晋景公四年(公元前596年),以及程婴救孤相关记载并非无稽之谈结论。  相似文献   
87.
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政府将扩大留学规模作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政策。通过对近20年来英国留学人数、留学入学标准、优质学位授予比例、师比、教育均经费等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提出在这一经济利益驱动留学规模扩张的过程中,英国留学质量要求和标准正在放宽。如何使学增长速度与优质资源长速度相匹配、如何在获取短期经济效益的同时寻求高等教育长期可持续性发展的途径,是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8.
一般认为“三万物”是道家思想,其实,早在道家思想产之前,汉字构形中早就已隐含“三万物”的意识。通过对有 关汉字的分析说明汉字产之初即已有此种概念,这对于了解汉字和哲学史均有裨益。  相似文献   
89.
本研究通过设计并实施“提高学业自我效能感团体辅导方案”,对30名学业不良幼师进行实验干预研究,发现团体心理辅导对提高学业不良幼师的学业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90.
人类要合理收受自然的“馈赠”及“回报”,首先要有惜情怀,有善性的姿态,能有机和谐修行,在“人与自然和谐共”条件下与非人类命同行有机—过程。人本是“善性”存在,理应对非人类的万物命怀有尊重感和怜悯之情。非人类物的命能够成为文学叙事的重要对象,成为关系性的“中介”,呈现文学的一种本有之态。文学与人的其他精神活动协同调节,与人的物性肌体相契合,合力作用命有机体。文学与自然、社会及他人的一切存在有机感应与交融,形成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的结构及多重意义指向,使命机体能够有精神导向性。文学叙事的惜情怀,能够畅叙命,其关注点不只在人的自体命,更在明晰人与自然万物的命有机交往。非人类命的物习性和独有的坚守、韧性,以及对物多样性及相互间互动、互机理的适应且遵循,是其命得以存在的必要条件。人类对此深层认知及体认,不仅能使人类习得对非人类命救助的技法及策略,更能成为人类自我守持的必选之策。对于文学而言,惜也好,救助也好,既能解构一种“最后”之境,也能通过朝向未来的伦理叙事明晰当代人如何为子孙后代行伦理善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