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47篇
  免费   206篇
  国内免费   32篇
管理学   350篇
劳动科学   33篇
民族学   205篇
人才学   72篇
人口学   16篇
丛书文集   1935篇
理论方法论   583篇
综合类   3080篇
社会学   736篇
统计学   75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39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139篇
  2020年   175篇
  2019年   143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152篇
  2015年   235篇
  2014年   451篇
  2013年   402篇
  2012年   599篇
  2011年   572篇
  2010年   565篇
  2009年   528篇
  2008年   631篇
  2007年   438篇
  2006年   362篇
  2005年   269篇
  2004年   267篇
  2003年   219篇
  2002年   171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1.
当代社区建设大事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子凡  孟谦 《社区》2005,(23):6-6,8,10,12-14,16-18,20,22-26,28
我国的社区建设运动最早是20世纪初期开始的,受国际上一些农业国家的“民众教育”与“乡村建设”等民间自发的社会改良运动影响:1924年晏阳初先生在河北定县推行了平民教育;1927年陶行知先生在江苏南京创办了晓庄学校及其后来在江苏各地创办的乡村师范学校;1929年梁漱溟先生创建的河南村治学院及其后来在江苏、山东邹平县推行的乡村建设运动都是中国社区建设的先行之举。30年代初,吴文藻等将社区概念引入中国的社会学研究,社区研究随即成为中国社会学的主流。1952年院系调整取消社会学后,社区以及社区发展也就不再被提及,使中国在其后几十年…  相似文献   
92.
红军  一凡 《探求》2006,(3):18-18
2006年4月11日,广东省社会学学会及本会殡葬改革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在广州召开“殡葬业目前走势分析”座谈会。广东省社会学学会会长范英,常务副会长刘小敏,殡改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霍秀媚、欧阳荣基、陈伟、范海泉、杨光民、顾万明、广东省社会学学会副秘书长冯仿娅、冼美新、茹小雯,以及殡葬行业的代表张永川、于卫国、周海、甄添雁、李忠兴和新华社、《中国青年报》、《南方周末》、《亚太经济时报》、《广东社会学通讯》记者等20多人与会。会议由范英教授主持,与会者就当前我国、我省殡葬业一些热点问题各抒己见,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范英会长…  相似文献   
93.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选择。民族社会结构的存在和发展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可实现的行动空间及空间生产基础,运用空间生产理论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空间生产与空间结构进行分析,即各民族交往的物质空间生产是基于共同利益与互惠发展的经济交往、各民族交流的符号空间生产是注重共有价值和情感寄托的文化交流、各民族交融的精神空间生产是强调生活互嵌和共生体验的精神交融。基于此,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路径应是推动民族地区经济交往,构建以平衡互惠为原则的多民族经济圈;促进民族乡土文化交流,发展以情感共鸣为重心的乡村文化中心;深化各族群众生活交融,规划以结构互嵌为内核的社区公共空间。通过上述路径,达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94.
由于在经济建设方面作出的巨大贡献,陈云在水旱灾害防治方面的努力常被忽视,但从灾害学的角度看,陈云水旱灾害防治理念逐渐形成和发展并蕴含着丰富的内容:组织生产自救,平安渡过水旱灾害;重视粮食储备,有效预防水旱灾害;重视粮食调运,切实保障灾民生活;兴修水利工程,竭力根治水旱灾害。陈云的水旱灾害防治理念不仅对根据地的灾荒救济工作具有指导作用,也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抗灾救灾工作注入思想动力,还为现阶段我国的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带来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95.
中西文学史上的创作者与批评者都习惯将集句创作比喻为文本补缀的艺术,这为二者的理论比较提供了基础。集句倾向于采择具有公共性的文本材料,所谓“公共性”一般只能依托于文学经典。这使集句本身带有文学追忆与经典崇拜的性质。集句作为一种写作,形式上是文本的转移与组合,但又不止于此,这一过程还包含着意义的重新“赋予”。换言之,集句创作者是在进行文学的再生产。每一次再生产,都使原先的经典文本或多或少发生了意义上的转变。因此,看上去仅仅是文本游戏的集句诗,实则也是在探索语言、文本的意义边界。这个边界总是可以被不断推展。  相似文献   
96.
以国内外4种社会学顶级期刊的论文为语料,采用量化分析与文本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比较研究了英语和汉语论文主位推进模式的特点。研究结果显示,英汉语篇信息结构存在一些差异,比如,英语论文往往呈现多种主位推进模式,更倾向于采用与研究话题相关的名词短语来构建主位链,而汉语论文中主述结构更密集,更倾向于使用非常规主位,采用与研究者相关或指示性的代词和名词来构建主位链,且在多种主位推进模式中缺省主位。这些发现为汉语作者如何尽可能摆脱母语影响,撰写出更符合国际读者信息加工习惯,更易获得国际学术界认可的论文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7.
通过对宁夏南部地区蔬菜产业中规模化、资本化农业经营模式建立过程的分析,发现行政、资本与乡土社会是形塑农业经营模式的三个基本因素。具体而言,政府投入的资源和开展的基础性工作,体现了行政力量在新型农业经营模式形成过程中所发挥的引导和保障作用。而在农业高度市场化的情况下,新型的规模化、资本化农业经营模式的建立和发展又离不开资本自身的经营管理能力。也就是说,资本必须通过对劳动力的有效管理生产出符合市场要求的农产品,才能确保新型农业经营模式的成功。而新型农业经营模式能否立足,还取决于资本能否处理好自身与乡土社会的关系,因为后者是新型农业经营模式立足的“社会基础”。基于此,可以认为,行政、资本和乡土社会三个因素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形塑了我国农业的经营模式及未来的发展形态。  相似文献   
98.
时政     
《决策与信息》2005,(11):77-78
十一五规划建议透出十一大亮点;推进贫困地区全面小康建设;国务院扶贫办八项要求反浪费;中国人才发展呈现三大特点;中国的灾害损失位居世界第三;三项措施打击违法药品广告。  相似文献   
99.
100.
秦德君 《决策》2004,(11):55-56
从人类社会产生了公共事务,出现了公共权力以后。就有了一个公共权威“公共形象”的问题,但只是到了“现代性”的背景下,这种“公共形象”才具有了传播学、政治学、社会学意义,才具有了更为深广的理性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