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7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126篇
劳动科学   28篇
民族学   57篇
人才学   27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748篇
理论方法论   111篇
综合类   1187篇
社会学   92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149篇
  2014年   283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140篇
  2011年   149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中国民族》2015,(12):4-7
10月19日至23日,由国家发改委主办的首届"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隆重举行。在主会场北京中关村的主题展区,来自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藏族小伙子甘露,作为8个创业项目代表之一,向李克强总理汇报了"九寨沟天堂口民俗风情街"的创业项目。在被问及为何会受到总理的特别关注时,甘露深情地说:"这或许因为,我是来自于民族地区的返乡创业高校毕业生代表吧!"  相似文献   
92.
本文较系统论述了回族研究的历史进程、学术成就及其特点、作用等。重点探讨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回族研究新气象。本刊分3期连载。  相似文献   
93.
植物精怪的动物化是一种世界性民俗现象,在中国古代则有“木精为青牛”的说法。究其原因,这一观念的出现大约有三方面的影响因素:一是古代神话中植物神祗动物形貌的遗存;二是秦汉时期有“出土牛迎春”的礼俗,土牛、青牛与春天、树木关联在一起;三是中国古代有源远流长的青牛信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尤为突出,这是“木精为青牛”说的民俗背景。   相似文献   
94.
以记录朝鲜时代英祖十九年大射礼筹备、施行过程的《大射礼仪轨》为中心,采用文献资料法,在介绍大射礼在朝鲜半岛传播及与施行情况的同时,对英祖十九年大射礼的历史背景、礼器用具、仪轨构成等进行展析,力图再现朝鲜时代大射礼的基本样相,为大射礼的发展与传播研究提供了新的史料参考。  相似文献   
95.
刘勰《文心雕龙》无论是对理论体系的设置,还是对具体问题的论述,或是对总纲五篇的排序,抑或是用“文心”来为全书命名,均体现出一种由内及外的思维方式。而归根结底,这种思维方式源于南朝礼学,所以《文心雕龙》与礼学在思维方式层面具有鲜明的异质同构性。刘勰的思想精神与立身行事体现出其积极入世的儒家情怀,彰显出对礼学的热衷推崇,可以说进行礼学批评是其撰写《文心雕龙》的一个动机,以此敷赞圣旨,进而谋求仕进。因此,《文心雕龙》彰显出浓厚的礼学思想特色,具有深厚的礼学蕴涵,由内及外的思维方式正是其礼学蕴涵的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96.
关于中国古代法律,"诸法合体,民刑不分"的习惯说法并不妥当,它意味着诸法都有,没有分开而已;民法之说则似是而非,模糊了民法与刑法的区别,也模糊了古今与中西法律的基本区别.在中国古代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法律作为维护家天下统治秩序的工具,核心是一个"刑"字,是泛化的刑罚.它无所谓民事与刑事的区分,只有事之大小、刑之轻重,故与民法无关,也不等同于刑法,勉强可视为一种片面的刑法.实际上,中国古代社会无从产生民法,民间社会关系与纠纷概由律及礼、俗调节.  相似文献   
97.
吕温生大历七(772)年,卒于元和六(811)年.其先祖或"高尚不仕",祖父延之以下,历仕肃、代各朝.父渭官至礼侍,三典贡举,惠益士林.温官终道州刺史.有弟恭、俭、让,均俊才.  相似文献   
98.
亚里士多德是西方哲学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其思想影响极其深远。其中他的幸福观是其伦理学研究的核心。他把“幸福”作为人生追求的最终目的;认为幸福在于德性,实践性的现实活动;指出中道原则在实现幸福中的重要作用。尽管在一定程度上,亚里士多德的“幸福”太理想化、圣化。不过,其幸福观在今天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9.
为了探讨古代法思想的起源、内容、特点及流变,通过对<尚书>的解读,认为礼与刑起源于祭祀和战争,构成了古代法的主要组成部分.建立在"祀与戎"基础上的国家治理模式赋予了古代法的宗教性和宗法性的特征,并对儒法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0.
正2014年10月20日至25日,由湖北省民宗委、湖北省体育局、恩施州人民政府主办,来凤县人民政府承办的"湖北省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暨"第二届来凤·中国土家摆手舞文化旅游节"(一会一节)在恩施自治州来风县举行。湖北省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组委会主任、省政府副省长郭生练出席开幕式并宣布"一会一节"开幕·湖北省民宗委主任柳望春主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