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5篇
劳动科学   1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213篇
理论方法论   46篇
综合类   213篇
社会学   13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理性是哲学的最大特点,理性不断推动自己,外向地形成哲学的文化系统,内向则不断追问自己的合理性。现代西方哲学,尤其实证主义,虽然有其肯定经验和客观性的合理的一面,但从哲学之为人学的角度讲,这远远不够,忽视了人是作为道德与价值主体的存在。中国哲学的核心是"道",理性是"道"作为规律系统的应有之义。中国哲学强调理性与德性统一,理性为德性的基础并最终被德性所统摄,而这就是理性的出路。  相似文献   
22.
西方现代的"非理性主义"(irrationalism/Irrationalismus)以及"反理性主义"(antirationalism/Antirationalismus)究竟"非"以及"反"的是什么?中文的"理性"一般是对译譬如英文的reason,德文的Vernunft.而reason,以及rationalism(理性主义)可以看作是导源于拉丁语ratio,进一步ratio又是对希腊术语dianoia(理智、或知性、或悟性)或logos(比量的理性、或"逻各斯")的移译,"理智",我们却又同时用它来翻译understanding(英)和Verstand(德),以及intellect/intellection(英)和Intellekt(德),而后面三个词都出自于拉丁术语intellectus,进一步,intellectus却是与希腊术语noeesis(理性)或nous(现量的理性、或"奴斯")相应.甚至德文亦是用Verstand对译intellectus,而用Vernunft对译ratio.于是我们发现,倘若未经澄清这所有术语使用的混乱,那么,我们是不可能清楚、正确地回答上述问题的.写作本文的目的就正在于此.  相似文献   
23.
《劳动世界》2010,(5):65-65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组建于1995年,迄今已有51年的历史。目前,学院拥哲学系、社会学系、心理学系、劳动和社会保障学系;2个研究基地:哲学基础理论研究基地、社会发展理论研究基地;1个实体研究中心:哲学  相似文献   
24.
列维-斯特劳斯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始终运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并充分阐述了结构整体观。这种结构整体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代科学发展的整体化趋势  相似文献   
25.
形而上学作为一门研究超验实体或本质的学问,曾经是西方哲学的主流。然而19世纪中期以后,现代西方哲学普遍出现了对形而上学的反叛。本文试图对现代西方哲学反形而上学的原因及途径做出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26.
西方思想家对隐喻认知功能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西方哲学和修辞学传统中,隐喻研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且始终闪耀着认知的思辨。重温西方思想家对隐喻认知功能的思考,有助于我们把西方经典隐喻学说与目前西方流行的隐喻认知理论进行对比,对于我国思想史研究和认知语言学研究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探究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对于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从中西哲学"和谐"范畴的提出、"和谐"范畴的外化和"和谐社会"的实现途径三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和探究。  相似文献   
28.
方东美先生作为现代新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其学术思想一直以中西融会为显著特点。在他的思想体系中,随处可见西方哲学的思辨特色以及柏格森、黑格尔、怀特海等思想的影响,但方东美并未止步于西方哲学,而是以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为内核引用西方的思辨方法与建构模式来重塑其新儒家的思想体系,同时他还以中国的思想来补救西方哲学思想中"二元对立"的问题,使得中西哲学之间实现了互动与融合。然而作为一名佛教信徒,方先生对佛教哲学尤其是华严义学一直以来都十分的推崇,华严义学中的"圆融精神"更是其整个思想体系的灵魂之所在。他对华严义学的思辨性解读方法也集中的体现了其新儒家思想体系构造过程的内在逻辑关系,可以说方东美的哲学体系便是以"广大和谐"为旨趣,以"天地生生之大德"为起点,以"平等和谐"为原则,融会儒释、贯通中西的思想体系,这也使得其与牟宗三、唐君毅等新儒家以心性思想为基础贯通中西的道路鲜明的区别开来,因此深入剖析其华严义学的解读方法对我们了解其新儒家思想体系的逻辑内涵具有深刻而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9.
马克思是如何实现人类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的 ?马克思哲学的本质属性究竟是什么 ?在经过了 2 0多年“恢复马克思哲学真精神”、对马克思哲学进行“返本开新”的阐释和解读之后 ,对第一个问题我国哲学界已经在学理上做出了令人信服的回答且基本上达成共识 :马克思哲学是一种具有当代意义和价值的“现代哲学”。可是 ,在对具有现代哲学特征的马克思哲学的本质属性的具体理解上 ,哲学界却出现了以王南的“现代实践哲学”(或“人类学哲学”)和高清海的“人学”为主要代表的两种各自表述的理论路向。这表明 ,关于马克思哲学的属性问题 ,迄今仍悬而未决。笔者认为 ,“现代实践哲学”论与“人学”论是内在一致的 ,二者实际上指向的都是一种“价值论哲学”。将马克思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有’‘无’之辨”(即西方哲学中的“存在论问题”)和以“语言学转向”、“后现代哲学”为标志的现当代西方哲学联系起来 ,表明马克思哲学是一种价值论哲学。确认马克思哲学的价值论哲学属性 ,是时代给中国哲学提出的一个必然要求 ;将马克思哲学理解为一种价值论哲学 ,就是对第二个问题的合理解答 ;确认马克思哲学是一种价值论哲学 ,其意义相当深远。  相似文献   
30.
黄玉顺 《学术界》2007,(4):112-120
仅仅以"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区别为出发点的思想方式,未能进入前哲学、前形而上学的"生活-存在"的思想视域."生活儒学"首先回归作为大本大源的生活、存在,因为只有在这种本源上,才能解释"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对立是何以可能的.在这种本源上,"生活儒学"不仅重建作为形而上学的哲学,而且重建作为形而下学的知识论、伦理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