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60篇
  免费   267篇
  国内免费   77篇
管理学   157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127篇
人才学   50篇
丛书文集   2185篇
理论方法论   276篇
综合类   5171篇
社会学   331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238篇
  2022年   127篇
  2021年   204篇
  2020年   196篇
  2019年   243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159篇
  2016年   181篇
  2015年   334篇
  2014年   495篇
  2013年   414篇
  2012年   517篇
  2011年   525篇
  2010年   548篇
  2009年   478篇
  2008年   604篇
  2007年   517篇
  2006年   416篇
  2005年   410篇
  2004年   333篇
  2003年   278篇
  2002年   271篇
  2001年   227篇
  2000年   166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1.
英语“临时语”是一种偏离语言常规的“变异”(deviation)现象 ,往往产生独特的修辞效果。“临时语”的构成方法有词缀法、转化法、合成法、拼缀法、缩略法、类推法和新选七种 ,“临时语”具有简洁明快 ,加强语气 ,鲜明生动、诙谐戏谑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92.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走向与文学史观念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史研究涉及两大范畴的理论问题:文学与历史。本文回顾了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西方各理论流派关于“文史之争”的论述,并找出它们在理论上克服文史对立局面的观点,指出文学史研究的发展趋势必然促使人们从文化的角度重新审视人类语言、写作、文类、叙事方式等。  相似文献   
93.
在现代性语境下,美学的伦理话语主要表现为个体主义、普遍主义以及两者的复杂关系。个体主义的伦理话语作为世俗社会关系的观念表达,追求个体的感性自由,注重主体的物欲享受,为世俗生活形而下的性质提供了意识形态意义的辩护。同时,个体主义伦理话语也导致了人性异化的现实。普遍主义伦理话语是一种精神层面的现代性诉求,它出于对公共理性的维护,体现了人性形而上的意义追求。中国美学现代性的伦理话语是个体主义与普遍主义的统一形态。  相似文献   
94.
李晓明  王喜伶 《云梦学刊》2008,29(1):133-135
纳兰性德诗词叠字词使用比例大、范围广、频率高,主要是由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拟声词所构成.其叠字词主要出现在句子开头、结尾和句中,有的也独立成句.由于纳兰性德诗词中叠字词的恰当使用,也收到了良好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95.
刘亚斌  郭赫男 《兰州学刊》2008,(6):139-141,53
自王国维提出“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以来,由于研究者的出发点不同,至今争论不断。从中西文化融汇的角度去梳理这段色彩斑驳的学术历史,对于深化当前的研究有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6.
小说对叙述者的选择是一个十分有趣而又复杂微妙的叙事学现象与问题,《孔乙己》无疑是这方面一个经典个案。关于《孔乙己》的叙述者究竟是谁,学界一向给予特别的关注和讨论,然而意见相异甚至相反。所以,孔乙己的故事究竞是由谁怎样叙述出来的问题,随着现代叙述学理论与方法的兴起,近年来并非偶然地成为《孔乙己》研究的一个焦点和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97.
文章着力于探讨语言符号与意义表达之间的关系,即运用文体学文体定量分析法和篇章语言学的主位—述位及其他语言学理论来描述小说语篇中所采用的语言手段对成功塑造人物所起的作用。通过分析实例语篇的择词、结构和语音、词汇、句法层面各种修辞的运用,了解小说叙述描写语言对人物性格的阐释,语篇在发生、发展、高潮过程中对人物形象塑造的逐步深入与完善以及修辞在人物形象塑造中的美学效果。总之,小说作者塑造人物形象时采用了各种语言手段,通过分析其在小说语篇中的具体运用,揭示运用语言手段在成功塑造人物形象和深入挖掘主题方面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98.
唐代古体诗所使用的句法手段和句法结构跟散文基本上没有什么两样,不过为了适应修辞的特殊需要,对各种句法形式的实际选择和运用所表现出的倾向性却明显不同于散文,同时和近体诗相比也有自己的突出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99.
想象与夸张修辞文本的建构和接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想象是人们在头脑里改造记忆中的表象从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想象分为创造性想象和再造性想象,它们是建构和接受夸张修辞文本的心理基础。探讨创造性想象的本质和特点,有利于更深刻地理解夸张修辞文本的生成缘由;研究再造性想象的本质和特点,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夸张修辞文本的接受规律。  相似文献   
100.
唐斌 《职业时空》2008,4(1):113-114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客观世界、身体经验、人类认知能力和生理基础等多种综合因素相结合的产物,对话语意义的理解涉及话语接受者的一个动态的心理认知过程。作为20世纪90年代在西方认知语言学领域中出现的一个新理论,合成空间理论(Space Blending Theory)从认知科学的视角解析了话语接受者在理解话语时所经历的心理轨迹和认知推理过程,因其强大的阐释力而倍受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