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8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49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许慎的假借指"本无其字,依声托事"的一种文字借用现象;后来,文献中文字分化、书写时同音替代等现象都用假借来称说;到清代后期,小学家将假借分为有本字的假借和无本字的假借两类,为了区别将后一类称为通假。事实上,假借和通假是本质不同的两种语言现象,假借指借用一个字去记录与其本用没有任何联系的另一个词,通过形体的借用扩大了原字的功能,是字用范畴的概念;通假指读音相同相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互相借用的一种现象,是字际关系范畴的概念。早期人们将文字所记录的意义从结构上划分为本义、假借义,后来逐渐从假借义中区分出引申义,从而构成本义、引申义、假借义三分的格局。  相似文献   
52.
汉字走上形声化道路的社会文化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假造成了人们的语音意识,而语音意识又是形声化两个前提之一。汉字在大量的通假后,在“求区别”遇到困难时,没有把已经形成的语音意识进一步发扬光大,走上拼音化的道路,而是以形为根本,走上了形声化的道路。从社会文化的角度看,形声化源于中国人重直观的心理,“见形知义”、“形入心通”的形本位思想,有着诸多的表现。因此,通假在用字人的心目中,只不过是一种“依声托事”的权宜之计。在“形”的基础上借助“声”来“求区别”,形声化就是唯一的道路  相似文献   
53.
古音通假在运用中一要注意本义可通 ,不可言通假。如“吾谁与归”最得原意的译义应是“我应该追随谁呢 ?” ,其他译义 ,均有不妥。二要注意古音相同 ,并有必要例证 ,始可言通假。郭在贻先生的三条要求 :务平实、忌好奇 ;重证据 ,戒臆断 ;宁阙疑 ,勿强解 ,应是训诂学者采取的正确态度  相似文献   
54.
“当腾腾”是里耶秦简、睡虎地秦简中的一个公文习语,李学勤、胡平生等众多学者的释读皆存疑问。考诸古音通假及秦代避讳之实,“腾”当通“朕”,可训为“封”,“当腾腾”意即“该封,封”。“天子自称曰朕”始于嬴正廿六年,秦汉讳“朕”,有《说文》为证,但古今学人均未尝言及。  相似文献   
55.
本文从文字学、先秦文献例证以及考古发现角度对“择”字的含义作了辨析,认为“择”与“释”上古可以通假,在《谏逐客疏》中应译作舍弃。  相似文献   
56.
文章对大学"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课教材中的3处大的疑难作了深入的剖析研究.其一为<史记·货殖列传>所记计然向勾践所献兴越之策中关于年成丰歉规律的陈述;其二为对<左传·僖公二十七年>"敷纳以言,明庶以功,车服以庸"的注译;其三是对<左传>关于城濮战后周襄王河阳巡狩、册封晋文为侯伯、"王享醴,命晋侯宥"、"晋侯"出入三觐"的研究.  相似文献   
57.
音韵学是研究汉语音韵系统的科学.一向被认为是艰深的学问,甚至称为"绝学".它在古汉语的学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沿着声音这条线索,我们能因声求义,辨通假,识平仄.  相似文献   
58.
假借本无其字,通假是古人写的别字,词典的注音与释义需要对这二者有所区分。假借造字形成古今字,古字注音当以古代韵书作依据。今字音有变化的应注出区别;通假字今音与本字音不同,宜遵“读以本字”之训注本字音。假借造成古今字以不用“通”字为是。词典在通假义列立上错收与漏收较多,没有严格按通假义的概念去把握,没有注意通假时限,没有注重词义、声韵分析,对训诂术语缺少认识,盲目信从旧注,有的回避书证,避繁就简,大量歧异都缘于对通假义的认知。后起字之间的借用,词典可取用“通”字。  相似文献   
59.
王新华 《文史哲》2005,(4):42-47
敦煌变文中有一种特殊通假,即用“以”、“亦”、“意”等字替代“一”字,这种异乎寻常的通假,表明了一种特殊的语音变化,而这种变化又与语法功能有着一定的联系。通过与《中原音韵》声调和现代汉语北京话变调的比较,我们可以解决“一”字变调的来源问题,同时在变调的序列里为这种通假找到一个位置。现代汉语中“一”字的变调不同于敦煌变文中所表现的变调,但其间的传承关系还可以考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