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21篇
  免费   433篇
  国内免费   103篇
管理学   1697篇
劳动科学   56篇
民族学   60篇
人才学   118篇
人口学   210篇
丛书文集   1697篇
理论方法论   287篇
综合类   4586篇
社会学   339篇
统计学   1107篇
  2024年   147篇
  2023年   540篇
  2022年   317篇
  2021年   444篇
  2020年   352篇
  2019年   401篇
  2018年   194篇
  2017年   305篇
  2016年   349篇
  2015年   406篇
  2014年   607篇
  2013年   462篇
  2012年   647篇
  2011年   588篇
  2010年   564篇
  2009年   579篇
  2008年   619篇
  2007年   458篇
  2006年   376篇
  2005年   357篇
  2004年   282篇
  2003年   282篇
  2002年   216篇
  2001年   172篇
  2000年   155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0 毫秒
11.
12.
在合作社法新修订背景下,定义社员资格制度,通过比较选择开放社员制与封闭社员制,对中国合作社社员资格制度进行界定,并对新老社员博弈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中国的合作社实行较为开放的社员资格制度,合作社可设置入社"一级门槛"增加社员的归属感和参与感,设置入社"二级门槛"可解决产权稀释问题。对于较发达地区或合作社发展相对成熟的区域,可加设"二级门槛";对于欠发达地区或合作社发展处于不成熟阶段的区域,可降低"一级门槛",不设"二级门槛"。因地制宜、与时俱进的社员资格制度有助于合作社的规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带动小农户共享现代农业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环境下消费者购买体验型产品时对网络信息的依赖性很大。因此,研究社交媒体影响下体验型产品的消费者决策选择行为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电影行业的票房偏离及消费跟风现象为切入点,探究体验型产品的羊群效应并对其产生的内在机理进行解释。采集艺恩资讯的票房数据以及豆瓣的电影基本信息及影评等数据作为研究样本,从消费者"羊群行为"视角分析其对电影票房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了质量等内生性影响之后,消费者羊群效应依然存在;产品特征信息对羊群效应起到了调节作用,从而形成理性跟随;采用预期差异模型可以解释消费者实现理性跟随的过程。研究结论对于电影行业宏观政策制定及对体验型产品合理进行营销推广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4.
基于江苏市域投入产出增长是否发生空间俱乐部趋同现象,本文首先选取(2002-2013)年间劳均GDP和劳均固定资产投资两个指标,按照大小分为5个层次,发现苏中苏北各市因苏南较强的引领能力获得飞速发展,江苏区域空间趋同格局得到逐步的强化。其次,江苏省市域劳均GDP和劳均投资额差距的σ趋同指数呈现下降趋势,表明江苏省13市劳均GDP和劳均投资额在12年间具有趋同性。最后,从江苏省13市2005年、2009年及2013年劳均GDP和劳均投资额的散点图可以发现,江苏大部分市域的劳均GDP和劳均投资额在12年间均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  相似文献   
15.
16.
高附加值、强渗透力的创意产业,通过嵌入制造业的多个环节,能够拓展与深化制造业价值链,实现二者有效融合,从而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实证研究发现,创意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有利于提升我国制造业运行绩效和竞争力水平.随着创意产业自身发展,这种作用呈现不断增强的趋势.实现创意产业与制造业互动融合发展是促进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竞争力提升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7.
18.
19.
政府是污染减排的重要主体,了解其行为对污染减排的作用对提升污染减排效果及实现中国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创造性地将政府减排目标纳入研究框架,构建面板门槛模型,从工业污染排放总量的角度分析政府减排目标、产业结构、经济规模等因素对地方污染减排的影响,并用工业污染物强度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显示,政府减排目标对污染减排的作用存在阶段性不同:经济发展初级阶段,政府减排目标对污染排放总量的作用方向为正;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时,作用方向为负; 两者之间存在适应性调整阶段,作用方向具有不确定性,但总体由正向作用向负向作用转变。产业结构对工业污染排放总量的作用方向因污染物种类而异,经济规模对工业污染排放总量作用方向为正。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