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64篇
  免费   273篇
  国内免费   59篇
管理学   335篇
劳动科学   27篇
民族学   542篇
人才学   317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2927篇
理论方法论   470篇
综合类   7081篇
社会学   1172篇
统计学   20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265篇
  2022年   112篇
  2021年   217篇
  2020年   246篇
  2019年   199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263篇
  2016年   309篇
  2015年   446篇
  2014年   786篇
  2013年   742篇
  2012年   837篇
  2011年   885篇
  2010年   881篇
  2009年   834篇
  2008年   1018篇
  2007年   766篇
  2006年   651篇
  2005年   613篇
  2004年   567篇
  2003年   441篇
  2002年   481篇
  2001年   378篇
  2000年   270篇
  1999年   163篇
  1998年   105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琼州学院学报》2015,(6):67-70
文化语境的改变,使广告文案的要素趋于简化,而传播方式又为广告的诗情画境提供了条件,从而使得建立在诗性思维基础上的广告获得更大的艺术表现空间。广告文案的注入情感令消费者忘不了、丢不开;创设画境使消费者获愉悦、添亲和;而借用诗歌的艺术技巧也让消费者生快感、发共鸣。这都是广告人将美学追求融入广告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瓦尔登湖》(Walden)是亨利·大卫·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经典文学作品,已经成为美国文学宝库中的经典之作。中国译者徐迟首先将其译入国内,译名为《瓦尔登湖》。此后不断出现译者和译本,《瓦尔登湖》一度重译,频繁出版。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出现了重译《瓦尔登湖》的热潮,这也引起了学术界和翻译界对《瓦尔登湖》汉译本的关注。通过将徐迟译本作为研究对象,从翻译美学新视角切入,对《瓦尔登湖》译文之美进行解构,分析其中作为变量的美学因子,以期为研究《瓦尔登湖》做出一点贡献。  相似文献   
13.
从萧红自传体小说《呼兰河传》描写萧红儿时跟随祖父学习《千家诗》的视角切入,探索萧红的诗歌与古典诗词之间的内在联系。将萧红的诗歌创作带入新诗时代语境,在古典与现代之间,挖掘其诗歌的叠词美、意象美、色彩美、图式美等美学特色。从其诗歌中个人情感的弱势抒写、现实关怀的相对不足、高远境界的升华不足等方面,分析其诗歌存在的缺陷,考察其创作由诗歌转向小说、散文的内外之因,以及这一创作转向后她所取得较高艺术成就的原因,从而更好地全面把握萧红创作的美学特色与艺术追求。  相似文献   
14.
张蕴艳(以下简称张):先生,我发现近年在您的王元化、朱光潜等学术史案研究中,不时提到"日丹诺夫"的名字,并冠之以"日丹诺夫主义"。您将此"理论模型"概括为一对"正负△":1.由所谓政治上的革命或进步→哲学上的唯物论→艺术上的现实主义,这三者构成"正△";2.由所谓政治上的反动或没落→哲学上的唯心论→艺术上的非现实主义乃至反现实主义,这三者构成"负△"。您是否认为日丹诺夫是1949年后中国文论建构绕不开的一个符号?又为何称之为"主义"?  相似文献   
15.
16.
国家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新课改的实施,为小学音乐课堂提出了新的教改思路和具体目标。作为小学音乐教师,只有不断提高小学音乐课堂的学习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真正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上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7.
"蛾蛾灯"是川西坝子独特而精彩的民间舞蹈形式之一。它流传于四川省的温江区、郫都区和德阳市一带,深受当地百姓的喜爱。本文以温江区为主要研究地域,围绕"蛾蛾灯"的形式之美、动态之美和艺术价值三个方面进行的调查与研究,旨在呼吁更多的舞蹈工作者,参与到民间舞蹈"蛾蛾灯"的保护和传承中来。  相似文献   
18.
美国漫画家阿特·斯皮格曼的《鼠族》系列丛书(《鼠族I:我父亲的泣血史》和《鼠族II:我自己的受难史》)自1986年和1991年问世以来,一直广受关注。然而,鲜有学者从陌生化的视角对其进行研究。该作品在艺术形象塑造和结局安排方面均运用了陌生化手法,带给读者的是新奇的阅读体验和广阔的解读空间,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9.
20.
实践美学有过辉煌的时期,但现在却面对各种责难与挑战。实践美学必须采取开放的策略,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