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59篇
  免费   592篇
  国内免费   62篇
管理学   1155篇
劳动科学   79篇
民族学   144篇
人才学   315篇
人口学   55篇
丛书文集   2314篇
理论方法论   542篇
综合类   5890篇
社会学   1152篇
统计学   167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30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371篇
  2020年   361篇
  2019年   279篇
  2018年   244篇
  2017年   348篇
  2016年   415篇
  2015年   645篇
  2014年   988篇
  2013年   934篇
  2012年   1257篇
  2011年   742篇
  2010年   681篇
  2009年   676篇
  2008年   717篇
  2007年   499篇
  2006年   357篇
  2005年   394篇
  2004年   319篇
  2003年   321篇
  2002年   248篇
  2001年   265篇
  2000年   211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
中国当代青少年的价值观历来在前进与后退,创新与守旧,传统与未来,沉沦与升华的艰难抉择中演变着。一方面,青少年随着社会的进步,民族意识的觉醒,现代文明观念的形成,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出现了与传统的价值观念,甚至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念高度分化的态势,并在分化的过程中进行反省,积累经验,更新价值观念;另一方面,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又面临着如何与传统的价值观念、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念进行调适的问题,并在调适的过程中探索主体的价值观念与社会的价值观念如何整合的途径与方式。纵观中国当代青少年价值观演变的历程,可以看到这一演变所呈现的基本发展趋势,那就是:平权取向的体验、自我取向的体验、非特殊主义取向的体验、内控取向的体验、文化取向的体验,以及独立取向的体验。  相似文献   
32.
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原则主要是:党性原则。党性原则是阶级性的集中体现。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为党的基本路线服务,为人民的利益服务。民主原则。人民群众当家做主和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尊重、相信和依靠群众,用民主、平等的态度和方法解决思想问题。实事求是的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说事实,讲真话,敢于坚持真理,勇于修正错误。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相结合的原则。经济是基础,思想是保证。思想政治工作要结合经济工作一道去做,力求渗透和贯穿其中,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原则。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核心问题是人心,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提高思想认识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正确认识和处理思想教育同关心群众物质利益的关系,增强思想工作的有效性。言教与身教相结合的原则。政治工作者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33.
反思现代性     
欧陆思想界在反思现代性方面的研究兴趣持续不衰。近期出版的有加拿大哲学家查尔斯·泰勒的《现代性之隐忧》(中央编译版),英国社会理论家吉登斯的《现代性的后果》(译林版),英国学者多德的《社会理论与现代性》(社会科学文献版)。泰勒的三个隐忧是个人主义导致意义的丧失,工具理性主导导致目的的晦暗,工业一技术社会的结构对人们的自由选择的限制。对于如何实现现代性的允诺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34.
对不同价值领域间关系的定位与评判是反映人们价值观的一个重要维度。中国传统价值观在道德价值与非道德价值领域、家庭生活与政治生活领域、道德价值与超道德的神圣价值领域、不同文化领域之间的关系上都表现出一元论的倾向。我们应立足于领域分离、价值多元的现代背景对其进行反思 ,以构建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念体系  相似文献   
35.
开放型社会条件下以集体和社会为本位的单一的传统价值观正在全面走向多元化,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社会内部制度和观念的变化引起价值观转变,这属于内部动因;二是外部社会制度和观念对固有价值体系的冲击和影响,这属于外部动因。价值观多元化是社会进步的衍生物,因而也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形式。价值观的多元化推动了中国的思想解放,提高了个体的主体地位和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36.
把追求金钱、享乐、权力作为人生的目的 ,是错误的人生追求。利己主义是剥削阶级人生目的的核心。无产阶级的人生目的是为人民。由“为自己”到“为人民” ,这是人类历史上人生目的的革命变革。遵循马克思主义“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基本原理 ,中共三代领导人对无产阶级人生目的作了精辟表述。通过学习和践履马列主义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人生目的的论述 ,必然会破除种种错误的人生目的和人生追求 ,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无产阶级人生目的和人生追求。  相似文献   
37.
评价标准是道德和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内容。作者认为 ,在当前多种经济所有制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条件下 ,社会中不存在也不应当只存在一种完全超越物质基础条件的、唯一的道德准则和人生观、价值观标准。社会对于处在不同经济地位和政治角色的人群 ,对他们有不同的道德要求和人生观、价值观期望值。相应的 ,应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在要求、评判、宣传、引导中对各种不同人群也就应有不同层次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38.
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企业文化建设遇到的主要问题和发展特点 ,当前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应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市场观念、用户至上观念、人类整体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解决好企业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对企业文化发展走向作出系统的思考。  相似文献   
39.
价值观是人思想及行为的一杆枰,是人生取向的重要标准。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两种对立的价值观,既个人主义价值观和集体主义价值观。本文论述了市场经济形势下高校大学生价值观念容易产生的误区,阐明了教育工作者要教育大学生建立人文标准的价值观,并采取有效措施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40.
全面把握价值观的基本特性是有效开展价值观教育的前提.价值观依赖并反映社会存在的特性要求价值现教育要寻找教育对象的"利益认同点",价值观的相对独立性要求价值观教育要体现层次性和递进性,价值观后天形成的特性要求重视教育的作用,教育要与社会生活接轨,价值观的自我调节性要求尊重和发挥教育对象的主体性,价值观对行为的导向性要求培养教育对象的价值自觉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价值观的超知识性要求重视非理性因素,尤其是情感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