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15篇
  免费   629篇
  国内免费   59篇
管理学   73篇
民族学   64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148篇
丛书文集   784篇
理论方法论   775篇
综合类   3844篇
社会学   1043篇
统计学   169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86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137篇
  2019年   168篇
  2018年   176篇
  2017年   189篇
  2016年   181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520篇
  2013年   735篇
  2012年   413篇
  2011年   359篇
  2010年   376篇
  2009年   423篇
  2008年   407篇
  2007年   274篇
  2006年   296篇
  2005年   279篇
  2004年   247篇
  2003年   376篇
  2002年   225篇
  2001年   216篇
  2000年   225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This article explores two problems analysts face in determining how to estimate values for children's health and safety risk reductions. The first addresses the question: Do willingness‐to‐pay estimates for health risk changes differ across children and adults and, if so, how? To answer this question, the article first examines the potential effects of age and risk preferences on willingness to pay. A summary of the literature reporting empirical evidence of differences between willingness to pay for adult health and safety risk reductions and willingness to pay for health and safety risk reductions in children is also provided. The second dimension of the problem is a more fundamental issue: Whose perspective is relevant when valuing children's health effects—society's, children's, adults‐as‐children, or parents'? Each perspective is considered, followed ultimately by the conclusion that adopting a parental perspective through an intrahousehold allocation model seems closest to meeting the needs of the estimation problem at hand. A policy example in which the choice of perspective affects the outcome of a regulatory benefit‐cost analysis rounds out the article and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perspective.  相似文献   
52.
抚顺天湖大桥是一座自锚式悬索桥,主缆材料采用钢丝绳,索夹安装前通过主缆与索夹摩阻系数试验,深入研究了高强螺栓预紧力损失的规律,获得了索夹安装的一系列控制参数;介绍了无猫道施工悬索桥使用移动平台安装索夹的方法和索夹安装时高强螺栓的施拧方案。  相似文献   
53.
“五四”的主题是政治挤压下的启蒙。“五四”整个发展过程中启蒙始终不能完全脱离政治。“五四”落潮,并不是“救亡压倒启蒙”,而是启蒙自身发展和实现现代民族国家必然的客观要求。“五四”启蒙运动是不彻底的,这有其发展的历史性和客观性。因此不能脱离政治孤立地看待启蒙。  相似文献   
54.
《金锁记》是张爱玲作品中唯一一篇充满斗争激越、呼应“五四”主题的文章。改写后的《怨女》则成为超越时代局限 ,走向人性深处 ,带有普泛性和恒定性主题的文章。在张爱玲的文学趣味向传统复归的背后 ,是作者对“五四”文学的反思 ,以及对中国文艺的表现方式、表现题材的寻求。  相似文献   
55.
五四新文学早期,大量的青年作家在小说创作中关注爱情主题,试图探索爱情中情感与欲望的新关系,主要的区别在于对欲望的态度,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无助的精神逃避,扭曲的欲望表达和真实的欲望书写.文章阐述这三种思考与表达,分析这三种表达所内蕴的作家的思想意识,并由此指出作家们的总体追求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56.
汝颍集团和谯沛集团的产生绝非偶然,其与曹操用人政策紧密相联。前期他们共同辅佐曹操,开创基业,建立曹魏政权,后期两大派别矛盾加剧,党争愈演愈烈,最后导致魏晋禅代。  相似文献   
57.
合成了两种新型兼有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除草剂功效的N硝基 -N -氨基 (取代 )甲酰 - 2 ,4 ,6 -三氯苯氨类化合物 ,并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等证实了它们的结构 .  相似文献   
58.
情绪表现规则是情绪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情绪表现规则的概念最早由Ekman和Friesen在其跨文化研究中提出,从那以后,出现了许多关于情绪表现规则的研究.情绪表现规则制约着情绪表达行为的合适性,人们根据情绪表现规则调节或控制自己的情绪.儿童的情绪表现规则知识随年龄增长而发展,这种变化是认知、社会、言语和身体发展等各方面因素复杂而相互作用的结果.儿童的情绪表现规则知识受性别、人际背景、情绪类型、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59.
加强校报规范化建设,是摆在校报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从校报的发展史中考证校报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并就目前全国校报的办报现状,分析了影响校报规范化建设的因素,最后从规范体制定位,改善办报条件,增强校报的时效性等方面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0.
五四时期 ,欧洲与亚洲之间、亚洲各国家之间的思想文化交流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当时 ,调和东西文化是欧洲和亚洲许多学者的共同期待。在亚洲 ,反应最强烈的是印度、日本和中国。印度和日本学者的呼应大大刺激了中国思想界 ,促使部分中国学者极力想找到中国在世界文化建设中的位置 ,而欧洲思想界的波动 ,则成为中国文化调和论者有力的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