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1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14篇
管理学   49篇
民族学   82篇
人口学   32篇
丛书文集   368篇
理论方法论   66篇
综合类   1244篇
社会学   223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156篇
  2012年   147篇
  2011年   172篇
  2010年   151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163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指出了在古代巴、楚两个民族交错杂居的长江三峡地区 ,不宜用“巴楚文化”来作为这一地区的地域文化名称。因巴文化和楚文化各有特点 ,虽有一些相互影响或部分融合现象 ,但尚不构成一种新的文化 ,故仍不宜随意命名。同时 ,对“三峡地区是楚文化的摇篮”的提法 ,也认为不妥。对有的学者还用“巴楚文化”这一词汇来涵盖从古到今的地域文化 ,更觉不宜  相似文献   
92.
皤滩文化是指以皤滩为中心的多元文化组合。从文化分布来看,文化遗存点多面广,从远古到近代形态兼备,成为浙东南社会变迁的"活化石";从历史演变来看,其兴衰过程正和浙东南内陆山区的变迁过程相一致;从文化特点来看,它反映了江南社会文化变迁的内在规律。因此,皤滩文化折射出江南尤其是浙东南内陆山区社会变迁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93.
高校校报长期被作为学校最主要的新闻宣传媒介.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校园网的普遍应用,受众的信息需求发生变化,而校报存在着自身难以克服的 局限性,不能适应这种变化,因而其作为新闻媒介的信息传播优势地位将被网络取代.校报 的出路在于实现从"新闻纸"向"文化纸"的转型,向传播先进大学文化的地位复归.  相似文献   
94.
现代新儒家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省察梳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四新文化运动已过去八十余年了,检讨"五四"成为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现代新儒家站在民族文化本位的立场上,对五四新文化运动进行了认真的梳理。一方面,他们对"五四"思想启蒙给予了积极的评价,认为新文化运动有功于儒家思想的新开展;另一方面,他们对"新青年"学者盲从西方的激烈反传统态度和唯科学主义思潮表示强烈的不满,具有否定"五四"的倾向。他们在反省"五四"的基础上,提出了重建中国文化的方案,充满着哲学的睿智,是一份宝贵的精神遗产。  相似文献   
95.
儒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蕴含着许多精华.而作为儒家文化精华部分的"修身之道",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有积极的、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6.
企业文化内部传播渠道个人感知量表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企业文化内部传播渠道的文献调研和企业访谈获得了量表的初始条目,在预测试和正式测试两个阶段,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相关分析等技术对量表进行了检验和修改,得出了沟通、CEO榜样作用、直接上级榜样作用、同事榜样作用、英雄人物与故事、奖惩、活动七个因子,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量表具有良好的同质信度、折半信度、结构效度和预测效度.  相似文献   
97.
组织文化度量:本土模型的构建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旨在构建本土化的组织文化度量模型,并检验模型的有效性.作者在质性研究的基础上,从"组织对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判断"与"组织对管理行为的价值判断"两个角度来构建我国组织文化度量模型.前者由组织对股东、客户、员工、社会大众等组织利益相关者价值判断维度构成,后者由组织文化动力特征、效率特征、秩序特征与和谐特征四个子模块构成.在验证性因子分析中,假设模型得到了很好的验证.本文最后比较了本土化模型与国外已有的重要模型在研究逻辑和方法上的差异,并对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实践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8.
The political theory and practice of Austro-Marxism provided an understanding of culture as an area of political conflict and as a class-based way of life. As a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movement, Austro-Marxism defined the framework for transdisciplinary extramural cultural studies. An Austro-Marxist cluster defined by a number of scholars associated by political orientation and an alternative form of academic institutionalization emerged in interwar Vienna. This cluster disagreed with the paternalistic claim of leading representatives of the SDAP. Nevertheless, the SDAP defined the pluralistic framework for the formation of Austrian cultural studies. Socialist-oriented scholars such as Otto Neurath, Edgar Zilsel, Paul Lazarsfeld and Marie Jahoda developed a materialistic idea of culture focused on the social conditions of cultural practices. Furthermore, they provided a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mass culture and popular culture.  相似文献   
99.
凉山平坝彝族主要指居住在安宁河流域平坝地区、以种植水稻为生、汉化程度较高的那部分彝族。由于与汉族接触较多,他们在语言、服饰、习俗等方面受汉文化的影响也较深。本文主要以喜德大石头和冕宁漫水湾平坝彝族的丧葬习俗为调查研究对象,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揭示所发生的文化变迁及其影响,并认为:平坝彝族葬俗的变迁并不是单一方面所发生的文化变化,体现出的是文化叠合与文化选择的特质。  相似文献   
100.
杨东莼的《本国文化史大纲》是我国一部较早的唯物的文化史著作。本文着重分析了杨著唯物的文化及文化史观 ,并对其运用马克思主义“五社会形态论”进行文化史分期加以探讨 ,同时指出杨著在文化史研究上的意义及其理论构架上的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