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1篇
民族学   3篇
丛书文集   12篇
综合类   61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61.
吴禄贞为武昌起义作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参加并参与组织领导了多个革命团体,尤其是他领导了武昌花园山聚会,发展壮大了湖北的革命力量。他采用多种形式宣传革命思想,使革命观念渐入武汉人心。他推动北方军队起义,牵制敌人兵力,呼应了武昌起义。  相似文献   
62.
黄巢起义大军自岭南北伐始发今桂林市区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旧史和史学界存在的黄巢大军自岭南北伐进军途经地的“桂州” ,“桂阳” ,“大庾岭”三说 ,主要从唐代“桂”的指称 ,黄巢农民军在岭南的控制区 ,唐五岭南北交通线路 ,黄巢大军北伐战略进攻目标和方向等方面 ,层层深入地论证和阐明了史学界通行的而疏于考证的黄巢大军自岭南北伐进军始发地的“桂州”说。  相似文献   
63.
1911年同盟会发动的黄花岗起义,极大地震撼了腐朽的清王朝。陈其美虽然没赶上这次起义,但他在起义失败后所进行的各种努力在辛亥革命史上起了显著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4.
周玲  罗锋 《学术探索》2011,(4):89-93
从辛亥“重九起义”到反袁护国战争,二者把云南从一个中国政治地理的边缘省份推向了历史前沿,引领时代风骚。这至少从地缘政治上来看是与云南在当时国内的地位是不相符合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差呢?深入思考这个问题会发现,这与云南自中法战争后特殊的社会变化,以及云南在应对这些变化时所形成的辛亥革命精神是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65.
南昌起义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学术界往往以起义部队主力在广东潮汕遭遇重大损失,没有建立起广东革命根据地为依据,认为南昌起义失败。事实上,南昌起义与秋收暴动互为促进以重聚革命力量,是中共中央举行南昌起义的目的。南昌起义军南下广东以建立新的根据地只是实现该目的的举措而已。从当时中国革命的发展进程看,南昌起义与各地的秋收暴动实现了“汇合为一贯的斗争”,实现了中共中央发动南昌起义的目的。由此观之,南昌起义是一次成功的武装起义。  相似文献   
66.
两当起义是贯彻中共中央和陕西省委兵运决议的一次成功实践,是扩大北方苏维埃地区的大胆尝试。中共中央和陕西省委正确分析了国民党士兵的性质、特点及陕西的社会现实,提出了兵运的步骤和方法,为两当起义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政策支持。两党起义从最初的组织动员到后来起义爆发,再到起义队伍北上,都是在习仲勋等共产党员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它为我党在国民党部队中开展兵运工作、改造旧军队,创建和扩大革命武装,积累了宝贵经验,在西北革命史、中国革命史及人民军队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7.
余栋臣第二次起义与义和团运动的爆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义和团的起源与义和团运动的起源应该是两个问题,尽管有联系。"义和团,起山东",而义和团运动起川东,是余栋臣第二次起义,而非赵三多起义或朱红灯起义拉开义和团运动序幕。因为义和团运动与教案并无实质区别,组织与仪式只是义和团运动的一些外在特征,余栋臣第二次起义与义和团运动在一些主要方面相同或相近,余栋臣第二次起义直接推动半个河山的义和团运动,并与义和团运动爆发有内在联系。突破"山东说"、"北方说",可能会看到一个更为完整的义和团运动。  相似文献   
68.
After the African National Congress’ (ANC’s) political and military structures within South Africa were destroyed by police repression in the mid‐1960s, there was a hiatus of a decade before the movement could contemplate resuming military operations within South Africa. By the mid‐1970s, the ANC found that the events that made this resumption possible also severely constrained its scope for action. While Mozambican independence gave the ANC a common border over which it could conduct attacks into South Africa, restrictions imposed by Mozambique’s government limited the ANC’s freedom to use the border in the same way that other African liberation movements had done in their struggles.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the ANC’s focus on military operations deep within the South African interior limited the ability of its rear bases to supply internal military units and thus made its army dependent on underground political structures for sustenance. The article explains how the absence of such structures resulted in significant casualties and contributed to the ANC’s decision to convene a review of strategy in 1978.  相似文献   
69.
甲午战争前夜,中,日,朝三国关系错综复杂,清朝政府以宗主国自居,应属国朝鲜之邀请,出兵“勘乱”。日本也乘机出兵朝鲜,并一再制造事端,有意激化中日矛盾,清朝政府既不愿与日本发生战争,又念恋宗主国的虚名,陷入朝鲜问题的纠纷之中不能自拔。朝鲜则生存于中日纷争的夹缝之中,既希望得到中国的庇护,又对日本的威逼无力抗争,日本在展开外交活动的同时,积极进行战争准备,待时机完全成熟之后。挑战起了甲午战争。  相似文献   
70.
邓小平等同志领导的百色起义,是继“八一”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后爆发的一次重要起义。百色起义具有自己的实践特色:实事求是,正确选点;重视兵运,强化武装;培训干部,加强党建;农运广泛,基础扎实;步骤稳妥,准备充分;抵制左倾,克服盲动。百色起义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它是一次取得全面胜利的起义;红七军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的一支劲旅,为中央苏区反“围剿”立下战功;它培养了大批党、政、军干部,为中国革命的建设增添了重要力量;它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