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5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23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192篇
社会学   5篇
统计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01.
现阶段洞庭湖区域金融发展处于相对“弱势”的状态,突出表现在金融机构聚集度较低,金融市场体系不健全,金融效率水平不高三个方面。经济状态、回程效应和金融生态对区域的资金吸引力形成三重挑战,使区域呈现出“资金高地”的现象。“环湖”区域面对未来发展前景,需要金融状态实现从“资金高地”到“金融腹地”到“金融洼地”的演进。基于此,文章以强化区域金融凝聚力为主线,结合环湖区域的特征与潜质,设计“环湖”金融发展的“洼地战略”,并以“三步走”的方式对战略做任务分解,描绘出战略实现路径图。  相似文献   
102.
洞庭湖的美丽即将消亡,即使我曾经见过也只是擦身而过;当我目送她的背影时,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她渐行渐远。我的长篇小说《白吟浪》不只是一条用珠玑串起来的项链,更确切地说,她是一个花圈、一个花篮、一首挽歌,用来祭奠美丽而伟大的洞庭湖。  相似文献   
103.
This study was developed to guard against the imposition of settler-based colonial ethnocentric conceptions of moral development by exploring the everyday moral experiences of children in an Anishinaabeg community. A focused ethnography of 33 children over 3.5 months was conducted, which included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group activities and individual and group interviews. Drawing on their unique cultural and social background, children showed they had rich moral understandings and acted as moral agents in matters that affected them. These results help advance our understanding of what is morally significant to Anishinaabeg children in their daily experiences, in line with the Truth and Reconciliation Commission's Calls to Action.  相似文献   
104.
本文对清朝历史上的惟一一所八旗海军学校———昆明湖水操学堂给与了全面、深入、翔实的研究与评述,展拓和深化了既往水操学堂研究的内容;并将其放在晚清历史大背景下予以考察,通过丰富、新鲜的史料,对学堂创立的目的、过程、意义,学堂与颐和园重建的关系,学堂人物的后期命运,以及学堂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等进行了叙述和评介。  相似文献   
105.
近三十年来,洞庭湖区生态环境史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诸多相关成果,总体上来看,主要集中在两大问题上:一是考察洞庭湖区历史面貌演变过程及其原因,虽然观点纷纭各有重点,但将其看作一个动态的多种因素交织的复杂系统已逐渐成为共识;二是探讨湖区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变迁之间的关系,这一问题主要从堤垸兴废与生态环境、自然灾害与地方社会,以及人类社会的生态应对三个层面展开具体论述.这些研究虽然有不少观点值得借鉴,但也存在着重复研究较多、观点区分度不高等问题,须继续挖掘史料、拓宽视野与加强学科交流.  相似文献   
106.
本文以太湖流域上游地区为例,应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比分析了生产1t水稻采用传统施肥技术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施肥技术相比,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可以降低环境影响综合指数,从0.116减少到0.083;环境影响指数削减率由大到小依次是环境酸化、富营养化、温室效应及能源消耗.受一些因素影响,虽然减小幅度不大,但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有效地减少了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因此大力推广这一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新技术是实现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可选择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7.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27条以及人权事务委员会据此所处理的个人来文是国际法上少数人权利保护的最重要的渊源,也对我国少数民族的人权保护尤其是文化权利的保护产生积极的影响。从"卢比康湖部落诉加拿大案"的分析中可知,少数人(民族)保持其传统生活方式的权利是其文化权利的核心。对少数民族传统生活方式的保护是我国保持文化多样性的重中之重,完善与此相关的法律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108.
洞庭湖流域初期社会复杂化是从大溪文化时期开始的,历经屈家岭—石家河时期在一相对独立的文化区内独立进行。同史前时期其它区域相比,澧水流域和沅江下游一带,稻作农业的长足发展、聚落的分化与大型城址的出现,均表现出颇为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一定的先进性。石家河文化中期以后,该地区的史前文化不知去向,洞庭湖流域初期社会复杂化进程突然中断。至迟在西周中期,以湘江下游地区为中心的洞庭湖流域已出现了早期方国,基本具备城市、青铜器铸造、礼乐制度、文字等文明的要素,开始步入文明时代。扬越和三苗族是洞庭湖流域青铜文明的主要创造者,中原地区的商周文明都曾对洞庭湖流域的文明化进程和文化面貌产生过重要的影响。西周中期以后,当地文化获得空前发展,并逐步将商周文化的影响排斥在外。西周晚期以后直到春秋中期楚文化进入湘江流域之前,湘江下游地区宁乡、望城一带,是否发生了早期国家解体抑或政治中心转移,有必要深入思考和研究。从春秋中期起,以湘江下游地区为中心的洞庭湖流域的青铜文明完全纳入楚系青铜文化圈,从而构成源远流长的湖湘文化的源头。  相似文献   
109.
发展循环经济是环博斯腾湖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在分析环博斯腾湖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宏观背景基础上,剖析了该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优势、劣势,并着重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0.
拥有迷人自然景观和独特民风民俗的省级风景名胜区泸沽湖,其旅游市场极具潜力,上升空间很大。但四川泸沽湖自开发以来,这个品牌迟迟未形成,游客情感认同度不高。本文从四川泸沽湖旅游地发展现状入手,分析其旅游业的优势及问题所在,提出了对泸沽湖旅游业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