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0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23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63篇
理论方法论   17篇
综合类   408篇
社会学   37篇
统计学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3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31.
陇山是丝绸之路起点长安以西的首座大山,属于关中平原与陇西黄土高原的分界。陇山区域是黄河中上游古代文明的中心,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游牧文明、农耕文明、草原文明、西亚文明在陇山交融汇集,形成了独特的陇山文化。陇山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系之一。法门寺、麦积山、崆峒山、须弥山等文化遗存反映着陇山区域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在“一路一带”的战略视域下,开发陇山文化,发展陇山文化旅游产业,具有重大的区域战略价值。  相似文献   
32.
西北五省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点区域。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背景下大力加强西北五省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对其在“一带一路”中的战略支点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以国内外科技创新差异性分析理论为基础,运用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灰色关联方法对西北五省的科技创新绩效进行研究发现:西北五省间科技创新的差异性较大。陕西省科技创新总量指标远高于其他四省,但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联度不是很高;新疆科技创新的相对指标和部分关联度数据很优异;甘肃和青海在技术市场成交额和科技投入方面的关联度比较高。基于这些差异,西北五省在科学合理配置科技资源的同时,应学习和借鉴东中部科技创新经验,发挥自身优势,尽快建立区域科技创新协同体系,发挥其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核心区和战略支点作用。  相似文献   
33.
我国目前共有262个资源型城市,其中衰退型、成熟型城市所占比例高达79.24%,随着自然资源的日益枯竭,资源型城市也就不得不面对艰难的阶段——转型期。如何有效地推动资源型城市实现高质量转型,这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也是一个艰巨的考验。文章紧密围绕“一带一路”的战略思想,分析“一带一路”对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意义,探讨一带一路背景下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34.
梁鸿 《阴山学刊》2006,19(1):55-58
在《茶叶之路--欧亚商路兴衰三百年》中,邓九刚先生纵向跨越几百年的历史,从纯粹商业发展的角度描述分析历史的发展和成因,展示了封建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的基本特点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文章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可读性,同时又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诗情、诗性是本书最为突出的艺术特点.全书真正和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他用一种宏大的历史主义观点来思索这段历史的意义,由此引申出对整个民族的文化思考和经济学上的思考.  相似文献   
35.
霍夫曼定理是已被历史证明的工业化发展的客观规律。重工业并不必然是资源消耗型、环境污染型产业。重工业的发展并不必然是粗放增长、外廷扩大,也不就是坚持走已经过时的旧型工业化道路。中国重新重工业化绕不开,也跨不过。反对重新重工业化,只会延误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进程。中国现在还不可能以服务业为主导,而且发展重工业并不排斥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从总体和长期来看,重新开始重工业化有利于就业问题的解决。中国的比较优势已经发生了变化,具备了发展重工业的资本条件。重新重工业化,主要不是政府调节的产物,而是市场调节的结果。现在如果不再次大力发展重工业,到2020年就不可能完成基本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任务。  相似文献   
36.
对外承包工程是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合作的主要形式之一,加强沿线国家承包工程的国别环境研究有利于降低风险和提高成功率。文章基于现有研究,新增营商环境因素,指标设计上考虑基础设施承包工程的特点,构建了包含6个环境因素、33个指标的工程承包国别环境综合评价体系,运用熵权法对"一带一路"64个国家的工程承包国别环境进行定量评价,对熵权法结果进行了Spearman检验和对国别环境综合值进行了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础设施环境和经济环境是"一带一路"沿线工程承包重要的国别选择因素;"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工程承包环境差异显著,分布很不平衡,东南亚、南亚地区国家环境较好,中东欧和西亚北非区域次之,东亚、中亚和独联体地区较差;根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工程承包环境评综合价值的大小,可以划分为四种类型:好、较好、较差和差。研究结论不仅为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开展工程承包提供了国别选择的经验证据,同时为积极落实我国"走出去"战略以及"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7.
余太山 《西域研究》2005,92(4):16-24
本文对裴矩《西域图记》的成书时间、撰写目的及所述敦煌至西海间所经诸地进行了考证。  相似文献   
38.
对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建云 《学术探索》2003,19(8):27-29
195 4年 6月 ,根据中共云南省委的决定 ,全省以德宏为首的边疆部分少数民族居住地区 ,实行了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政策。这一政策的制定 ,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 ,它在实践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但其中存在的不足 ,也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39.
当今世界正面临复杂的全球治理危机,其中生态环境危机已成为全世界国家和人民发展的共同威胁。在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都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中国提出旨在实现人类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一带一路"倡议。绿色"一带一路"作为全球治理的新型公共产品,是对全球治理理念的改革性创新,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问题的全面而深刻的思考与探索,也是中国与中亚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路径。中国与中亚地区绿色合作起步不早,也面临诸多问题,了解合作现状与现存问题有利于中国在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合作时,实现统筹安排和精准定位,切实提高合作效率,提高域内国家人民的福祉,最终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40.
古代丝绸之路谣谚在复杂多元的地理、政治、商业、文化等环境中生成,主要由胡商、士兵、宗教人士、士人等主体进行传播,从中能够反映古代丝绸之路上的自然名物、社会民情、政治趋势、战争冲突等多元化内容;因为古人没有“丝绸之路”的概念,所以,也就没有集中归类,而是分散记录在正史、笔记史料、诗歌总集、谣谚总集等文献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