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篇
民族学   4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54篇
理论方法论   28篇
综合类   280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1.
胡忆红 《唐都学刊》2011,27(2):82-85
刘蓉是晚清政治史上一位重要人物,其仕宦生涯与当时错综复杂的政治社会背景大有关系。他署理陕西巡抚期间,察吏安民,汰劣黜庸,政绩名声甚好,但由于性格刚直,与官场流俗相忤,先后与陕西按察使张集馨、继任巡抚乔松年发生交恶构怨,又遭到翰林院编修蔡寿祺、内阁侍读学士陈廷经的诬告,最后罢职而去。从中可以看出湘系集团与清廷及其他地方势力的离合关系。  相似文献   
42.
1930年常州大成纺织染有限公司由民族企业家刘国钧创办,时值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而大成纺织染有限公司在不到8年的时间内,发展迅速,创造了近代中国企业史的奇迹。大成奇迹的出现与刘国钧重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分不开的。刘国钧人力资源管理思想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刘国钧甄选人才、培养人才、发展职工福利、积极发挥职工的主体性和积极性,使企业化危为机。  相似文献   
43.
昆山市娱乐场所从业青年生殖健康教育干预研究基线调查的结果表明:娱乐场所从业青年的流动性大;生殖保健知识欠缺;对性病/艾滋病的预防仍有误区,他们的性观念开放;无保护性行为比较普遍;有多个性伙伴的比例较高,是一个高度性活跃的年轻群体。部分从业青年涉及商业性性行为,已经成为传播性病/艾滋病的高风险桥梁人群。  相似文献   
44.
明代嘉靖黄省曾刻本《谢灵运诗集》是现存谢灵运诗集中最早的版本。通过对该本及其他一些重要的明代辑本谢集的仔细探讨,发现该本在谢集的整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未留意乃至利用这一重要版本,现有的谢灵运作品整理本均存有不小的缺憾。  相似文献   
45.
在明末清初 ,词坛上存在着一股浓厚的尊柳之风 ,“作者非冶容不言 ,选者非目佻不录”。但到康熙初年 ,词坛风气开始发生蜕变 ,出现了批评冶艳词风和抨击学习柳词的思想倾向 ,它的代表人物就是毛先舒。康熙中叶以后 ,柳永词在清代词坛的影响趋于衰退 ,以朱彝尊为代表的浙西派主张师法南宋 ,试图以姜夔、张炎的清醇雅正词风荡涤清初因学柳而盛行的冶艳风气  相似文献   
46.
杨慎的《升庵诗话》是明代以前最长的诗话,其内容博大精深。它看似没有理论体系,实际却蕴含着很强的理论性。本文对《诗话》及其为诸多选本所写的序言进行梳理,探讨杨慎的诗歌体式论。  相似文献   
47.
以《窦娥冤》为代表的一批中国古典悲剧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传统文化的伦理特质和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机制深刻地影响着戏曲作家的创作动机,规范着他们的创作手法,从立意到构思再到艺术表现,中国古典悲剧创作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找到民族文化精神打下的烙印。  相似文献   
48.
刘勰对于书信一体非常重视,他不仅对书信作出了细致的分类,而且概括了书信的总体特征和不同类型的特征,特意强调了书信体的文学特征,描述了历代书信体的流变,评论了书信史上的重要作家和作品,从而在中国书信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对于我们研究中国古代书信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9.
郎菁 《唐都学刊》2005,21(4):156-160
味经刊书处作为附设于味经书院的一个专业出版机构,代表了传统刊书向近现代图书出版的过渡,从刊书内容到管理制度两方面突破了传统模式,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出版史上的一个成功范例。通过对其管理制度和刊书成果的分析研究,可以看出味经刊书处对于陕西近现代出版业所做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50.
刘禹锡之佳诗多产生于贬谪时期 ,其中描绘巴山楚水的部分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 ,景物色彩明丽 ,寓含乡国之思。其描述当地的民俗风情 ,呈现出鲜明的地域色彩 ,充盈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当地的劳动生产习俗、崇巫好祀风俗、喜好歌舞风情。这些与诗人坚定的信念、豁达的心态 ,及其心系朝廷、关心百姓疾苦 ,受南方文学、文学传统的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