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40篇
  免费   244篇
  国内免费   49篇
民族学   251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1596篇
理论方法论   472篇
综合类   6501篇
社会学   4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153篇
  2014年   458篇
  2013年   254篇
  2012年   575篇
  2011年   760篇
  2010年   577篇
  2009年   564篇
  2008年   583篇
  2007年   789篇
  2006年   716篇
  2005年   668篇
  2004年   601篇
  2003年   595篇
  2002年   476篇
  2001年   379篇
  2000年   225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清代评论者对钗黛形象的理解与阐释,是<红楼梦>无限发展的接受链条上的第一环,他们对钗黛形象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后人理解的基础;他们对钗黛形象理解的丰富性和差异性,以及在评论过程中流露出的强烈的主体心态,其背后复杂的原因值得我们探究.  相似文献   
52.
西周初年晋国始祖唐叔虞始封地本是很明确的,即在今山西太原地区。这一点,从汉代开始已有定论,一直到明代,均无异说。其间虽汉司马迁、唐李泰给后人留下了一些可供"想象"的探讨空间,但总的来说,尚无过大歧异,从清代顾炎武方开了后人疑古之风。但顾说纯为一种假设推想,证据未足,后人沿袭顾说也未能有新的证据证明。班固以来唐叔虞封地晋阳说未可动摇。  相似文献   
53.
儒学的转型和文学的解构——论韩愈的思想与创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安史之乱”以后,唐代在思想与文学上都有一次解构潮流,而韩愈是这一潮流的重要代表。他在儒学道统中独宗孟子,其意在于以孟子的心学为起点来重铸儒学,以对抗佛学的心学,从而开辟了儒学的汉学到宋学的转型之路;韩愈的文道合一的思想也与他对儒学的重铸具有密切联系。另外,韩愈在诗文创作上虽以“复古”为口号,但实质上是解构一切旧的文体范式,以凌轹古人、创意造言为务。韩愈的解构实践和观点,在中国文学史上发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4.
牛仔服伴随着改革开放向西方学习的思潮而来,唐装则复兴于繁荣的新世纪之初,本文以“牛仔服”和“唐装”的流行为研究对象,通过探寻其流行原因,来揭示服饰时尚中的文化变迁,并由此展现当今时代多元文化———传统的和现代的、全球的和本土的并存交融的形貌。  相似文献   
55.
宋词联章现象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词联章体共有普通联章、鼓子词、转踏、大曲、法曲等五种,普通联章又有同调次韵、同调异韵、同题异调等类型。联章词突破了篇幅、字数的限制,为扩充容量、丰富内涵、施展艺术技巧提供了宽广的空间。宋代联章词直接继承了唐五代联章词的创作经验,又在宋代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得到了长足的进展。  相似文献   
56.
在悠久的中日关系史上 ,汉籍的交流所发生的深远影响 ,曾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弥补了因人员交流受到限制而导致的遗憾。因而就汉籍东传日本及其回流 (尤其是近代以来中国学者赴日访查引进汉籍 )的历史和日本收藏汉籍的现状进行系统考察与研究 ,对于深化中日文化交流的研究和开展国际汉籍研究领域的合作 ,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7.
我国的音乐艺术历史悠久,并与古典诗歌的发展密切相关。诗歌与音乐可以互为创作的题材和内容。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音乐、绘画、舞蹈等艺术的鼎盛时期,产生了众多的赏乐诗创作诗人和优秀赏乐诗作品。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而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唐代赏乐诗的创作即着重于把握音乐的内在精神,通过通感的移情作用把音乐内容表现为连续意象的叠加,使得作用于笔端的文学语言与音乐的颐情功能达到了较为完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58.
陵邑是秦汉时期在关中地区帝陵旁建造的专供守陵、护陵和祭祀等需要的特别行政区。西汉关中先后有七座陵邑,其中咸阳原畔即有五座。西汉大兴陵邑之风有其特殊的政治背景和经济原因。陵邑之设对关中经济、文教、学术和社会风习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9.
明代后期社会经济架构内呈现出异动迹象。不仅在城镇中有了无人身依附关系的自由劳动力,而且出现在财宫原始积累上能发挥独特作用的产业资本。这些对于封建经济而言的“异质”,在清代初期并未消失,反而有所滋长,无论于手工生产与商贸活动,还是在资本运作渠道的拓展上,均有所增强,并清晰地显露出资本主义萌芽状态的经营性质。  相似文献   
60.
官吏是封建国家各项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因为政策执行情况的好与坏 ,直接关系着皇朝的长治久安 ,所以治吏便成为治国的很重要的一方面。汉代诸子通过对两汉各个时期吏治状况的论述 ,深刻揭露了官官相护、贪污奢侈、对劳动人民的中间盘剥等吏治腐败现实。在此基础上 ,他们又纷纷提出相应的治吏主张 ,如打击贪污腐败、加强法律监督、增加官吏俸禄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